-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解读
专题解读
考纲重点聚焦
考纲要求
命题方向预测
1.种群数量的变化
2.生态系统的结构
3.能量流动
4.物质循环
5.酸雨等环境问题
6.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种群的特征(Ⅰ)。
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
3.群落的结构特征(Ⅰ)。
4.群落的演替(Ⅰ)。
5.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6.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
7.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
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
9.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Ⅱ)。
10.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
11.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Ⅰ)。
1.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曲线及其产生的原因。
2.考查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等。
3.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和过程。
4.考查物质循环的特点和过程。
5.考查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及检测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实验设计。
6.考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
一、生态因素
1.非生物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种群和生物群落
1.种群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种群数量变化
影响因素
①直接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间接因素:年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等。
3.生物群落及其结构
(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群落演替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生态系统
1.结构
(1)成分
(2)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的渠道。
2.功能
(1)能量流动
①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起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渠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形式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散失途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循环
①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
②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特点:_________________、全球性。
④实例:碳循环。
3.稳定性
(1)两个方面
(2)具有抵抗力稳定性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措施
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1)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保护,主要指建立__________________。
(2)为保护行将灭绝的生物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考点突破
考点突破
一、种群密度的影响因素和数量变化曲线
1.种群密度的影响因素
2.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首先依据的应该是年龄组成情况,其次是性别比例,由此推导预测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关系,从而确定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
食物网抽象模拟图:
1.捕食链中只有生产者a和消费者b、c、d、e、f、g,没有生态系统的其他两种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2.同一食物网中,不同种的生物间可能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如b与c。
3.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而不是生物的数量。
4.在某条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其他生物都减少,“天敌”一方减少,被捕食者数量先增后减,直至相对稳定。
5.复杂食物网中某种群数量变化引起的连锁反应
(1)生产者相对稳定,即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2)处于最高营养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金华义乌市机关事业单位编外招聘7人笔试备考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VIP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应急类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分析.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docx
- 四川拟任县处级党政领导职务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模拟题第一套.pdf VIP
- 项目技术管理标准化手册.docx VIP
- 离线论文关于科学思维方法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意义.pptx VIP
- 铁道车辆机械装置检修 货车弹簧减振装置 钢制弹簧.pptx VIP
- 2025金华东阳市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编外招聘83人(一)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VIP
- (高清版)C-J∕T 189-2007 钢丝网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材及管件.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