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酶工程抗体酶或催化抗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他们采用合成的季胺化合物H1作半抗原,获得的6株抗体,其中有4株具有催化活性,β-氟酮底物的半抗原,含有一个带正电的烷基氨离子,其中一个抗体43D4-3D3可加速反应105倍。 利用抗体-半抗原互补性是产生抗体酶的一般方法,可适合各类不同的反应,如缩合、异构化和水解反应等。 如果通过半抗原的最优化设计使带正电荷的半抗原正确地模仿过渡态的几何结构及所有的反应键,而且半抗原和产物及底物之间都没有相似之处,那就有可能产生高活力抗体酶,甚至达到天然酶的活力水平。 抗体催化的下一个目标是在抗原结合部位诱导出两个催化基团(两个酸、一酸一碱或两个碱),进一步增加反应速度。 3 拷贝法 用已知的酶作为抗原对动物进行第一次免疫,获得抗酶抗体;再用抗酶抗体作为抗原进行第二次免疫获得抗抗体,抗抗体实际上就是具有原来酶活性的抗体酶。 酶 第一次免疫 抗酶抗体 第二次免疫 抗体酶 拷贝法制备抗体酶 4 诱导法:用设计好的抗原按照一定的单克隆程序,获得具有催化活性的抗体。 a a 过渡态类似物 载体蛋白 抗体酶 诱导法制备抗体酶 催化抗体的单克隆技术制备法(诱导法) 5 引入法:是借助于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技术,将催化基团引入到已有底物结合能力的抗体上的抗原结合部位,如用寡核苷酸定点诱变技术,将特定的氨基酸残基引入到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使其具有催化能力;也可以采用选择性化学修饰法,将人工合成的或天然存在的催化基团引入到抗体的抗原结合部位,使其具有催化活性。 6 催化抗体的化学修饰制备法 时至今日,已有数百种催化抗体问世 四、抗体酶的应用 对于任何分子,几乎都可通过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而且专一性很强。抗体的这种多样性标志着抗体酶的应用潜力是巨大的。 抗体酶制备技术的开发预示着可以人为生产适应各种用途的,特别是自然界不存在的高效生物催化剂,展现出在生物学、医学、化学和生物工程上会有广泛的和令人鼓舞的应用前景。 1、抗体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各类精细化工产品和合成材料的工业生产需要具有精确底物专一性和立体专一性的催化剂,而这正是催化抗体的突出特点。特别是那些天然酶不能催化的反应,可通过设计定作抗体酶来弥补天然酶的不足。 应用: —抗体酶能催化立体专一性的反应; —能区分动力学上的外消旋混合物; —能催化内消旋底物合成相同手性(homochiral)的产物。 近年来,抗体催化的不同类型的反应越来越多。已经证明,抗体酶可以反相胶团和固定化的形式在有机溶剂中起作用,这为抗体酶的商业应用开辟了前景。完全有理由相信,抗体酶会在有机合成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具有酯解活力的抗体酶已经用于生物传感器的制造上。 2. 用于阐明化学反应机制 N-甲基原卟啉由于内部甲基取代而呈扭曲结构,但由它作为半抗原诱导产生的抗体可催化原卟啉的金属螯合反应,这就证明了亚铁螯合酶催化亚铁离子插入原卟啉的反应过渡态是一个原卟啉的扭曲结构,平面结构的原卟啉经扭曲后,才能螯合金属离子。 3. 抗体酶在医疗上的应用 抗体酶既能标记抗原靶目标,又能执行一定的催化功能。这两种性质的结合使抗体酶在体内的应用实际上是没有限制的。例如,可以设计抗体酶杀死特殊的病原体,也可用抗体酶活化处于靶部位的药物前体,以降低药物毒性,增加其在体内的稳定性。 Landry等用人工抗体酶的被动免疫能提供阻断可卡因上瘾 的治疗,从而达到戒毒的目的。 如果将抗体酶与肿瘤专一性抗体偶联成双特异性抗体,则有希望开发成为特异性抗癌药物。这种双特异性抗体可以避免癌症化学疗法中化疗药物缺乏专一性而导致的高毒性、半寿期短以及到达肿瘤细胞的化疗药物浓度低等缺点。 催化抗体的巨大成就预示一个以开发免疫系统分子潜力为核心的新学科—抗体酶学的崛起,今后无疑会有更大的发展。 抗体结合部位中还含有Lys残基,用于稳定负氧离子形成和识别底物的疏水口袋。 ——催化抗体-半抗原复合物的高分辨结构证明,抗体能够把经过天然酶进化而出现的活性部位结构会聚到一起。 Schultz小组制备了水解甲基对硝基苯基碳酸酯的抗体48G7与其半抗原p-硝基苯基-4-羧丁基磷酸酯的复合物的晶体,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抗体结合部位的共有模块含有碱性残基,它能与磷酸氧发生静电相互作用产生所谓氧阴离子洞(Oxyanion hole)。 稳定半抗原是通过下列因素实现的:带正电的Arg-L96与带负电的磷氧基靠近,形成静电吸引;由His-H35,Tyr-H33和Tyr-L94与磷氧基的氧形成的氢键。 抗体酶48G7(右侧)与它的 磷酸酯半抗原

文档评论(0)

yuguanyin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