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按压电击除颤与锤击的区别.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锤击、除颤仪与 胸外按压 锤击心前区 除颤仪 胸外按压 三者关系 锤击心前区 锤击胸前区 除颤仪 胸外按压 三者关系 除颤仪 除颤仪 除颤时间 存活率 <1min 90% 5min 50% 7min 30% 9~11min 10% >12min 2~5% 除颤仪 心律失常类型 首次放电能量 房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50~100J 房颤 150~200J 室性心动过速(形态节律规则) 100J 多形性室速,室颤,心跳骤停 200J 锤击胸前区 除颤仪 胸外按压 三者关系 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 心泵机制: 心脏被挤压 瓣膜 血液流动 放松挤压 胸腔内出现负压 大静脉血液返回心脏 人工循环 (1)挤压时各房室腔内无压力差 (2)超声心动图发现挤压时二尖瓣、三尖瓣未关闭 (3)加大胸腔内压力(如通气)或腹部加压,可以增加胸内泵出血流量,增加脑灌注量 ? 胸外按压 胸泵机制: 胸腔内静脉、动脉及胸腔外动脉的压力 血流返流入下腔静脉 周围动静脉压力梯度 血液流动 按压 放松 静脉壁不受压,管腔开放 血流返回右心 心脏 管道作用 气道开放时如何升高胸腔内压力的机制: 小支气管气道塌陷 气体逸出 胸腔内压力 按压 放松 小支气管恢复原状 气体逸出 胸腔内压力 胸外按压 左房泵机制: 按压 左心房泵血 血液流入左心室及反流向肺静脉 压力: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胸外按压 骤停时间短 心泵机制 骤停时间长 心肺顺应性改变 二尖瓣乳头肌ATP耗竭 二尖瓣不能关闭 胸泵或左房泵机制 锤击胸前区 除颤仪 胸外按压 三者关系 三者关系 电击除颤 胸外按压 锤击心前区 超过5min的室颤者 室颤 情况紧急 没有除颤仪 参考文献 [1] 马云麟,袁明启,段亮月等.电击复律用于急诊心律失常的抢救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5):698. [2] 李晋,林晶,游巧芳等.关于心肺脑复苏成功的分析探讨[J].中国疗养医学,2007,16(1):54-55. [3] 胡辉莹,钟世镇.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作用及研究进展[J].中国急救医学,2006,26(12):928-930. [4] 祁必富,魏婕,李文强等.连续胸外按压结合除颤对室颤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急救医学,2009,29(12):1125-1126.DOI:10.3969/j.issn.1002-1949.2009.12.021. [5] 周文,罗群.从2010美国心肺复苏指南若干更新看胸外按压的重要性[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8):819-820. [6] 祁必富,魏婕,李文强等.除颤前先胸外按压对延期室颤的复苏效果[J].中国急救医学,2008,28(9):835-836. [7] 胡振.单纯胸外按压心脑复苏研究进展[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6):560-563.DOI:10.3969/j.issn.1002-1949.2010.06.023. [8] 陈结文.心脏电击除颤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2例[J].中原医刊,2007,34(21):77. [9] 缪荣华.心搏骤停42例抢救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22):2965-2966. 参考文献 [10] 闫柏刚,赵晓光.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机制及研究进展[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2,23(3):213-215. [11] 吴彪,管健,曾文军等.插管、按压、除颤时机选择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9,14(4):245-246.DOI:10.3969/j.issn.1671-301X.2009.04.003. [12] 牛小霞,王禹斌,周慧英等.三种除颤仪除颤效果比较[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09,29(2):127-129.DOI:10.3969/j.issn.1674-5817.2009.02.013. [13] 张红蕾.除颤仪技术的讨论[J].医疗设备信息,2006,21(10):35-36. [14] 王效增,韩雅玲,王祖禄等.体外自动除颤仪在抢救心脏骤停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71-72 [15] 王祖棣,周智文.早期应用高能量电击除颤治疗心跳骤停12例体会[J].中外医疗,2010,29(34):76-76. [16]百度文库 谢谢 奚刘清 3097119030

文档评论(0)

linyin199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