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超早期溶栓治疗 目的溶解血栓,迅速恢复血流灌注,减轻神经元损伤。起病6小时内进行才有可能挽救缺血半暗带。 2)适应证: ① 年龄75岁 ② 无意识障碍 ③ 发病6小时内,进展性卒中可延长12小时 ④ 收缩压<200mmHg或舒张压<120mmHg ⑤ CT排除颅内出血、证明确为超早期 ⑥ 排除TIA ⑦ 无出血性疾病及出血体质 ⑧ 患者或家属同意 3)并发症: ① 脑梗死病灶继发出血 ② 致命的再灌注损伤、脑组织水肿 ③ 再闭塞: 再闭塞率可达10%~20% (3)抗凝治疗 目的在于防止血栓扩展和新血栓形成 常用药物: 肝素、低分于肝素及华法林 用于进展性卒中、溶栓治疗后短期应用防止再闭塞, 治疗期间应监测凝血时间 (4)脑保护治疗 超早期针对自由基损伤、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代谢性细胞酸中毒和磷脂代谢障碍等进行的联合治疗。 钙离子通道阻滞利、镁离子、抗兴奋性氨基酸递质、自由基清除剂(过氧化物歧化酶、维生素E和C、甘露醇、激素、巴比妥类)和亚低温治疗。 (5)降纤治疗 通过降解血中纤维蛋白原,增强纤溶系统活性,抑制血栓形成。 药物: 降纤酶、巴曲酶、安克洛酶、蚓激酶 (6)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发病后48h内给予阿司匹林100~300mg/d 可降低病死率和复发率,但溶栓及抗凝治疗不要同时应用,以免增加出血的风险。 (7)外科治疗 颈动脉内切除术、颅内外动脉吻合术、开颅减压术 (8)一般治疗:包括维持生命功能、处理并发症等。 (9)康复治疗 在一般和特殊疗法的基础上,对病人进行体能和技能训练,以降低病死率,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应尽早进行。 (10)预防性治疗 (二)腔隙性梗死 指发生在大脑半球探邵白质及脑干的缺血性微梗死,因 肪组织缺血、坏死、液化并由吞噬细腔移走面形成腔照v约占脑梗死的20%。 1、临床表现 40~6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常伴有高血压。起病突然,多为急性发病,部分为渐进性或亚急性起病;20%以下表现为TIA样起病。多在白天活动中发病。 2、临床类型 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卒中、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感觉运动性卒中、腔隙状态。 3、辅助检查 (1)CT 可见深穿支供血区单个或多个直径2~15mm病灶,呈圆形、卵圆形、长方形或楔形腔隙性阴影,边界清晰,无占位效应;以基底节、皮质下白质和内囊多见,其次为丘脑及脑干。 (2)MRI 显示腔隙病灶呈T1等信号或低信号、T2高信号,T2加权像阳性率可达100%。 (3)其他 脑电图、脑脊液及脑血管造影无肯定的阳性发现 PET和SPECT在早期即可发现脑组织缺血变化 颈动脉多普勒可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4、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 ① 中年以后发病,有长期高血压病史 ② 临床表现符合腔隙综合征之一 ③ CT/MRI证实存在与神经功能缺失一致的病灶 ④ EEG、腰椎穿刺或DSA均无肯定的阳性发现 ⑤ 预后良好,多数患者可在短期内恢复 (2)鉴别诊断 小量脑出血、感染、囊虫病、脑脓肿、颅外段颈动脉闭塞、脑桥出血、脱髓鞘病、转移瘤 5、治疗 ① 控制高血压病及各种类型的脑动脉硬化 ② 阿司匹林、噻氯匹定,抑制血小板聚集 ③ 适当应用扩血管药物 ④ 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钙离子拮抗剂 ⑤ 活血化瘀类中药 ⑥ 控制其他可干预危险因素 ⑦ 慎用抗凝剂,以免发生脑出血 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治疗 一、脑血管疾病概述 脑血管疾病(CVD)指由于各种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部病变。 脑卒中指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性临床事件。 1.影响因素 脑卒中的发病与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和气候(纬度)等因素有关, 脑卒中发病率总体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