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先秦.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先秦;1.(2018课标Ⅱ,24,4分)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 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 记载意在说明?(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名师点睛????文献史料的主观性 司马迁编写的《史记》属于典型的文献史料。这类史料具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反映了作者对 历史现象的历史解释。我们在阅读此类史料时,一定要理解作者在叙述这段史料时所要表达 的真实意图。;2.(2017课标Ⅰ,24,4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 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3.(2016课标Ⅲ,24,4分)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4.(2014课标Ⅱ,24,4分,0.252)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 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B组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1.(2017江苏单科,1,3分)《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 “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3.(2015江苏单科,1,3分)《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 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 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4.(2015浙江文综,14,4分)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答案????A 在夏商周时期,“宗”有宗庙之意,而宗庙是帝王或诸侯祭祀祖宗的场所,即题干中 所说的“?”,则“?”就可能表示宗庙里所供奉的祖先牌位,故A项符合题意。由“甲骨文” 信息可知,当时尚未有皇帝称号,故B项错误。青铜兵器和铁制农具均与宗庙之意相差甚远,故 C、D两项可排除。;6.(2017北京文综,37,10分)(节选)儿童:成长、保护与发展 材料一????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中国古代儿童称谓简表;(1)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社会的重要基础。表中能够反映礼乐制度对儿童要求的称谓有哪些? 简析在先秦社会礼乐制度是如何渗透到儿童成长过程中的。(10分);C组????教师专用题组 1.(2015上海单科,32,3分)“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 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礼乐的主要社 会功能是?(  ) A.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 C.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2.(2013课标Ⅰ,24,4分,0.21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 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 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3.(2013广东文综,12,4分)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 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4.(2013浙江文综,14,4分)以下为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5.(2013海南单科,2,2分)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 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  )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7.(201

文档评论(0)

xiaohue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