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凯恩斯革命与宏观经济学 5.1 凯恩斯革命 5.2 凯恩斯主义反对派 5.3 凯恩斯主义与现阶段的中国经济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 5.1 凯恩斯革命 一、人物简介 凯恩斯出生于1883年,在这一年,伟大的卡尔.马克思与世长辞。在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上,两人的思想可谓泾渭分明。 马克思心情沉重,怀着满腔怨愤与不平,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起草人; 而凯恩斯则是“会繁荣生长的资本主义”的设计师(海尔布罗纳,P.241);“与马克思不同,他选择拯救资本主义,而不是埋葬它”(斯皮格尔,P.511)。 人物简介——家庭背景 凯恩斯出身于名门望族。 他的父亲也是一位经济学家,而且是一位大学管理者,曾写过最好的经济学方法论论著----《政治经济学的范围和方法》(1891年)。 他的母亲是神学博士,具有非凡的才能和魅力,曾经是剑桥的市长。 家庭背景使他能够受到良好教育。“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又有神职色彩”(熊彼特,十大经济学家,P.229) 人物简介——孩提时代 凯恩斯从小就很聪明 “他4岁时已经在推敲利息的经济含义;当他6岁时,对于他自己的脑子是怎样运转的此类问题感到疑虑”(海尔布罗纳,第241页)。 凯恩斯是个“孩子王”。有两件事值得一提:一是“他有一个小厮代他拿着教科书,恭顺地跟在他后面,他帮小厮解决比较棘手的课外作业”;二是“同一个他不喜欢的孩子订立君子协定”。 人物简介——求学经历 凯恩斯分别受教于英国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 在剑桥大学,师承经济学大师马歇尔(即边际革命的代表人物)。 在大学,曾受到良好的数学和哲学训练(马歇尔本人就是学数学的)。 在剑桥大学,1905年,被推举为学生会主席。 人物简介——凯恩斯的长相 关于这一点,熊彼特在“十大经济学家”一书中(P.231)作过如下描述:“在我的记忆中,他给偶尔来剑桥访问的人留下的是年轻教师(1909—)的印象:瘦小,禁欲式的外表,炯炯有神的眼睛,专心致志而极度严肃,在来访者看来仿佛被抑制的焦躁不安,一个令人生畏、无人会轻视的辩士,一个人人尊敬并被某些人欣赏的辩士。” 1927年,熊彼特开始与凯恩斯交往,并不是这样的印象(或许是因为时隔18年?) 人物简介——履历 1906—1908年,在印度事务办公室任职;1913年,出版第一部著作—《印度的货币与财政》 1915年,进入财政部 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并写成《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于12月发表,攻击“和约” 1911年起,长期担任皇家经济学会《经济学杂志》的主编。 1929—1933年,任英国内阁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任英格兰银行董事。 1944年,率英国代表团出席在布雷顿森林召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同年获“勋爵”爵位。 二、主要著作 1、《合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华夏出版社,2008年。 2、《货币论》(1930年),商务印书馆,1986年。 3、《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商务印书馆,高鸿业译,1999年。 三、《通论》的结构和内容 第一编 引论 何谓通论;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前提;有效需求原理 第二编 定义与观念 单位的选择;预期决定产量与就业的作用;收入、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对储蓄和投资的意义的进一步考察 三、《通论》的结构和内容 第三编 消费倾向(propensity to consume) 客观因素;主观因素;边际消费倾向和乘数 第四编 投资诱导 资本边际效率;长期预期状态;利息率的一般理论;古典学派的利息率理论;流动性偏好的心理动机和业务动机;关于资本性质的几点考察;利息和货币的主要性质;对就业通论的复述。 三、《通论》的结构和内容 第五编 货币工资与价格 货币工资的改变;就业函数;价格论 第六编 通论引起的几点思考的概述 略论经济周期;对《通论》可以引起的社会哲学的简要总结 四、背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海尔布罗纳在《几位著名经济思想家的生平、时代和思想》(1986年)中的精彩描述: “1929年10月的那个可怕的末一周,市场一下子崩溃了。对证券交易所场内经纪人说来,就像尼亚加拉瀑布从窗户里冲了进来,市场上一片叫卖声,如翻江倒海而至,使他们无法应付。他们叫嚷得声嘶力竭也找不到一个买主。眼看着大量财富,如阳光下的冰雪,都化成水了。”(P.237) 四、背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在这次大萧条中,最使人沮丧的是,瞻望前途,似乎将无止境地持续下去,没有转机,没有解除痛苦的希望。 1930年,政府果敢地号召,好日子来了,但事与愿违,国民收入从870亿降至750亿。1931年,流行的歌曲是:我赢得了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