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国周文档教材:本质安全人的楷模.docVIP

白国周文档教材:本质安全人的楷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国周:本质安全人的楷模 矿工报记者:齐金喜 王彦钊 孙芳芳 我怎么能制止我的灵魂,让它 不向你的灵魂接触?我怎能让它 越过你向着其他的事物? 里尔克——《爱的歌曲》 一个人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他成就了多大的伟业,而在于他长久地做了我们做不到或不愿做的事,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和信仰。 ——题记 引言 1987年初冬的一天,一辆破旧的汽车驶入宝丰县肖旗乡,把从未出过远门的白国周和30多名同乡拉到了目的地——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七星公司(原平顶山矿务局七矿)。从此,年仅16岁的白国周,从一个懵懵懂懂的中学生,成为一名煤矿工人。 尽管心怀憧憬和梦想,但这并不是一条飞黄腾达、光宗耀祖的坦途。几个班下来,同来的大部分同乡都卷铺盖走人了——农村生活虽然艰苦,但井下高强度的劳动和恶劣的工作环境仍然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他们无法适应艰苦的煤矿生活。 但小小年纪的白国周却坚持了下来。 出生于烈酒之乡的白国周,既不高大威猛也不彪悍豪放,更没有千杯不醉的酒量,但却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儿。时至今天,他仍然清晰地记得爬上汽车临启程时给家里撂下的那句话:“干不好我就不回来!” 这一句很像现今流行广告词的豪言壮语,似乎包含着赌气的成分——因为家境贫困,考入重点高中的白国周无奈放弃学业,但这同时也是白国周执著性格的显露。从那天起,这个身材瘦小、皮肤白皙的农村孩子,下定决心要在矿山这片陌生的天地里干出点名堂,打破束缚命运的天花板。 22年过去了,在煤矿井下一线摸爬滚打近8000个日日夜夜的白国周终于干出了名堂,成长为企业响当当的劳动模范、安全标兵、技术状元和优秀班组长。在担任班组长的21年里,从他手下走出了13名优秀班组长,个个都是生产骨干;在他班里先后工作过的230多名职工,没有出现过一例工伤;他带领全班连啃生产中的“硬骨头”,打造出一个又一个安全生产“样板工程”。这个普通得像一块煤的矿工,这个七星公司开拓四队的一名普通班组长,创造了并正在创造着奇迹。 在七星公司这个有着光荣传统的企业,在这个曾经产生过张进才、席发财等一批在全国煤炭战线赫赫有名的劳模的矿井,白国周的名字如今也像那些前辈一样熠熠生辉,成为深受尊敬的楷模。 (一) 当矿工不把安全当回事儿,这样的人绝不是合格的矿工。 ——白国周 安全是什么?对于一个人来说,安全意味着健康;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安全意味着幸福;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安全意味着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安全意味着和谐和强大。 安全是生命的基石。如果我们把整个集团的经营发展比作一座大厦,那么安全就是大厦的基石,没有了基石,再雄伟气魄的大厦也会倾覆瓦解。 而筑牢安全基石的,是像白国周一样身体力行的劳动者。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在地下数百米深处的高危险工作区域,在被称为“四块石头夹块肉”的煤矿,安全生产的难度是其他行业根本无法想象的。然而,白国周自1988年担任班长以来,所带领的班组别说出工伤,连碰手碰脚的事儿也没发生过。他是怎么做到的?难道他对安全事故天生“免疫”? 震撼心灵的哭声 白国周绝非超人,他对煤矿安全的认识得从刚入矿时说起。 在当时白国周住的旅馆化宿舍里,有一位姓周的服务员大姐,她丈夫也是一名矿工。这位大姐非常善良,对白国周这样的小矿工非常关心,经常叮嘱他们下井一定要注意安全,还常常帮白国周洗衣服,这让他非常感激。 但有一天,一切突然发生了改变。 这位大姐的丈夫在井下干活时出了事故,不幸离开了人世。那一天,大姐拉着3个孩子哭得昏天黑地,那个场景让白国周难受极了。性格开朗、爱说爱笑的大姐从此像变了个人,整个人看上去老了十几岁。这件事对白国周刺激很大。 此后不久,白国周亲身经历的另一件事让他对安全的认识刻骨铭心。 那天,白国周在掌子头工作面开绞车,工友韩永福在离他不远的地方维修电车。因为忘了断掉电源总开关,韩永福在调试时电车突然启动,快速向前冲去。而此时,前方10多米远的坡下,运输队的一群工友正在巷道中央维修轨道。韩永福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情吓坏了,扯起嗓门大声喊道:“大伙儿小心!”但作业产生的噪声使工友们根本听不到韩永福的声音。 就在这一刹那,白国周飞身跳下绞车,冲向电车车头,一把拔下电源插头,手脚并用地快速转动刹车轮进行制动。在双重作用下,电车缓缓地撞在挡车器上停了下来。就这样,可能发生的事故被避免了。 “那是我第一次亲身经历差点发生的重大事故,从那以后,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工作中的任何小疏忽和大意,带来的都可能是血的教训和生命的代价。”白国周到现在说起这事儿,嘴唇还有点发抖,“那天电车真要是冲下来,那场面想都不敢想。” “再也不敢大意了” 说这话的是一名叫张正平的职工。 那次,白国周带领全班职工在机巷绕道工作面施工,掘进工张正平自恃是老工人,干活儿时为图省事,进入工作面后没按照操作工序先对工作面进行敲

文档评论(0)

rache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