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8-2019年高中地理选修六全一册练习(打包23套,含答案).doc

【人教版】2018-2019年高中地理选修六全一册练习(打包23套,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模块检测卷(一)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读下列图片,完成1~3题。 ①城镇      ②绿洲 ③殷墟遗址    ④沼泽 1.如果按照环境的属性划分,最有可能是自然环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从生态科学的角度看,图片④的环境主体是(  ) A.生物 B.人类 C.植被 D.水体 3.如果按照空间尺度来划分环境,四幅图中最可能与其他三幅不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题,图片①②③所示的景观均属于在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人类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都属于社会环境;只有图片④所示的景观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小,属于“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能量和空间”,是自然环境。第2题,对生态科学而言, “环境”是生物环境。第3题,城镇是人类居住和第二、三产业的空间,是聚落的一部分;农田(包括绿洲)是人类进行农业活动的场所,也是聚落的一部分;人类遗址是古代人类活动的场所,与农田、城镇一样均属于聚落;只有沼泽是自然地理环境。 答案:1.D 2.A 3.D 4.读下面漫画,有关其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谁能补伞   ②何处安家 ③罪证     ④救援 A.①—臭氧层破坏,危害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 B.②—森林破坏,使地球生态系统受损 C.③—生态破坏引发的水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D.④—环境污染引发的全球变暖问题,使地球生态系统受损 解析:③应为环境污染引发的水污染。 答案:C 如今,波罗的海的海洋生物正面临巨大威胁:海洋中微型藻类的大量繁殖不仅威胁到其他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藻类还在波罗的海地区创造出了一片片面积巨大的海洋“死亡地带”,并有逐渐扩散的趋势,欧洲渔民日日空手而归。据此完成5~6题。 5.造成波罗的海出现“死亡地带”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近海城市倾倒的生活垃圾 B.全球气候变暖 C.工农业生产向海中排放了大量含磷和氮的废水 D.石油及石油制成品的注入 6.下列措施有利于减缓波罗的海“死亡地带”发展趋势的是(  ) ①减少工业、农业用水向海洋中排放 ②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③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 ④将藻类捞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第5题,由材料可知波罗的海“死亡地带”就是一种水体的富营养化,与周边地区排入废水含有大量的氮、磷有关。第6题,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可防治酸雨,但对波罗的海的“死亡地带”没有影响,其他措施都对“死亡地带”起到减缓作用。 答案:5.C 6.B 读我国东北、华北、西北、东南、西南五个地区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占全国比例比较表,回答7~9题。 我国各地区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比较表 水资源 人口总数 耕地资源 东北 5.56% 8.76% 16.97% ① 46.44% 19.55% 14.44% ② 33.72% 38.04% 25.40% ③ 6.14% 26.02% 31.19% ④ 8.14% 7.63% 11.99% 7.①②③④代号所对应的地区分别是(  ) A.东南、西南、华北、西北 B.西南、东南、华北、西北 C.东南、西南、西北、华北 D.西南、东南、西北、华北 8.④区比③区水资源丰富,是因为(  ) A.④区降水比③区丰富 B.④区河网比③区稠密 C.④区比③区距海较近 D.④区多高山冰川 9.①②③④代号所对应的地区,人均耕地资源最丰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7题,华北水资源贫乏,人口、耕地资源丰富,但东南人口、水资源更多一些,西南地区水资源最丰富,西北地区人口比重最少,故选B。第8题,西北比华北水资源多主要表现为冰川融水多。第9题,用耕地资源占的比重除以人口数量占的比重,可得出西北人均耕地最丰富。 答案:7.B 8.D 9.D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下图为塞罕坝林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从1962年至今,赛罕坝林场培育出112万亩人工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下列关于该林场表述正确的是(  ) A.选择常绿硬叶林为主要营林品种 B.对东北地区生态安全的意义重大 C.春季防火等级最高 D.经过50多年的营林,成为重要的木材基地 11.下列关于塞罕坝林场产生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A.对东北林区的开发提供了借鉴意义 B.保护华北地区生态环境,防风固沙 C.减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D.防止内蒙古中部草原退化 解析:第10题,赛罕坝林场纬度较高,选择针叶林、落叶林为主要营林品种,A错。位于河北北部,对东北地区生态安全的意义不大,B错。华北地区春季干燥,春季防火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ugangl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