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古诗词曲鉴赏(含答案解析).docVIP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古诗词曲鉴赏(含答案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76 1. 观沧海 (东汉·曹操) 版本导航:◎统编七上第4课;◎语文七上第21课;◎苏教九下第五单元诵读欣赏。 内容: 内容:开篇点题,交代观海的地点,传达出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观”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线索。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内容、手法: 内容、手法:描写海水和山岛,是实景描写。先描写海水和山岛,再写草木和洪波。动静结合,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手法: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手法: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通过两个“若”字可以看出)。借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情感:表现出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附文,为合乐而加,与诗的思想内容没有联系。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附文,为合乐而加,与诗的思想内容没有联系。 【主旨: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洗练的笔法,奇特的想象,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 金题演练 1.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诗歌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首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起笔气势不凡。 B. 诗人把登上碣石山,观望沧海所见到的秋天自然景色,特别是把大海壮阔、宏观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让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C.“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中“萧瑟”一词营造了一种宏大、壮阔的氛围;“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洪波连天的形态,还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D. 这首诗场面宏大,气象壮阔、宏伟,通篇以写实的手法表达了一种壮美、豪迈的情感。它于苍凉中又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1. 观沧海 1.(2分)D 【解析】诗人在此诗中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D项中“通篇以写实的手法”赏析有误。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版本导航:◎统编七上第4课;◎语第21课;◎苏教七上第五单元诵读欣赏。 手法: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手法:寓情于景,借景抒情。首句点明闻讯的时节是暮春,“杨花”给人飘忽不定之感,暗喻诗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常鸣“不如归去”,借此用来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希望他早日归来。“闻道”,听说,可见诗人得知挚友被贬时的惊愕痛惜之情,“过五溪”表明友人的远去,为下文的“寄愁心”作衬笔,体现出龙标的偏远。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手法、情感:借景抒情 手法、情感:借景抒情。“愁心”传达出忧郁之情。这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表达了诗人的忧愁与无奈,抒发了对友人因被贬而远行的同情、关切之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风)语、苏直到夜郎西。 【主旨:通过对暮春景物的描写,以景传情,表达了诗人对被贬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金题演练 1.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 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深表同情和关心,于是写下这首诗,遥寄给友人,以带去一点慰藉,分担他的愁苦。 B. 首句写景。其中“杨花落尽”和“子规啼”不但点明时令,烘托一种凄凉悲惋的气氛,寄寓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心境,还为后面的抒情做了铺垫。 C. 第二句由写景转入言事。从“闻道”二字可以看出诗人得知友人遭贬时的惊愕痛惜之情;“过五溪”三字看似平淡,其实写出了龙标的荒远和李白对友人的同情。 D. 后两句紧扣题目中的“遥有此寄”,由写景言事转为抒情寄慨。这里诗人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把月亮当成友好的使者,表达了对友人的忧愁、无奈以及关切之情。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2分)D 【解析】“我寄愁心与明月”一句通过诗人的想象,将月亮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D项中“夸张的修辞手法”赏析有误。 3.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版本导航:◎统编七上第4课;◎语文七下第17课;◎苏教七上第六单元诵读欣赏。 内容:对偶点题 内容:对偶点题。“客路”即驿道,是诗人在船上的想象,暗含旅途奔波之意,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炼字: 炼字:“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ugangl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