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水处理离子交换.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H+离子交换软化法 交换过程中形成碳酸、盐酸、硫酸。除软化外还能除碱 H型树脂交换阳离子的顺序为CaMgNa 故 a点为Na泄漏点 b点为Ca ,Mg的泄漏点 因出水常为酸性运行时一般和Na离子交换联合使用。 * 3.H-Na离子交换脱碱软化法: 酸碱性水混合后 HCl+NaHCO3=NaCl+H2O+CO2 H2SO4+2NaHCO3=Na2SO4+2H2O+2CO2 产生的CO2可用除二氧化碳器去除。 * ⑴强酸性H-Na并联离子交换软化 的脱碱系统: 见书P270图8-23 进水分两部分:一部分流经Na离子交换器,一部分流经H离子交换,排出CO2后的软化水贮存在水箱中。根据进水水质适当调整流经两个不同离子交换器的水量比例。 优点:H型离子交换器以控制出水漏Na为运行终点,出水碱度低,能降至0.5mmol/l左右,可随水质变化而随时调整,设备费用低,投资少。 缺点:再生剂消耗量大,运行控制要求高(腐蚀问题)。 (2)强酸性H-Na串联离子交换软化和脱碱系统 见书P271图8-24 进水也分两部分:一部分进入H型离子交换器,其出水直接与另一部分原水混合,(出水的酸与原水的碱中和反应)生成CO2通过除二氧化碳器去除,再经Na型离子交换除去混合水后的硬度。 要点:除碳器必须要设在Na型离子交换器之前。否则,大量碳酸水又重新出现碱度。 * 8.4.2离子交换除盐 一般可用阳离子H交换的、阴离子OH交换的复床法或混床方法。 1.复床除盐:(复床系指阴、阳离子交换器串联使用,达到水的除盐目的) 1)一级复床除盐 强酸——脱气——强碱系统 * 一级复床出水的特点: ①.呈弱碱性 PH= 8 ~9.5 (阳床微量Na泄漏) ②. 出水电阻率 0.1 ~1.0×106 Ω*CM脱盐水(普通蒸馏水) ③. 如果阳床泄漏Na过量的话,电导率会升高。 因而关键是控制阳床的Na泄露,提高除硅效果(再生剂用量充足、提高再生液温度、增加接触时间),可采用热碱液再生P274。 阴床设在阳床之后(为什么?): * 2)强酸——弱碱——脱气系统 事实上脱气放在后面是因为采用NaCO3,NaHCO3再生时会产生CO2气体,否则采用NaOH再生时可放在前面后面都行。 ①.出水呈酸性 6~6.8 ②. 不能除Si ③. 电阻率 5×104达不到脱盐的标准 * 3)强酸——脱气——弱碱——强碱系统 适合于原水强酸阴离子含量较大 H2SO4 弱碱用于去除强酸阴离子 HCl 强碱用于去除Si SiO32- 采用串联再生法,用NaOH再生,可适当提高温度。 * 2.混合床除盐 1)原理与特点: 阴阳离子装在一个床内,使用时均匀混合,构成无数微型复床,反复脱盐,故其出水电率可达5~10×106Ω·Cm。 RH + ROH + NaCl → RNa + RCL +H2O K 1 K 1 所以反映远比复床彻底得多。 * 混合床的特点: ①. 阴、阳离子交换反应几乎同时进行 ②. 出水呈中性,出水水质稳定,纯度高(用于制纯水,超纯水) ③ .失效终点分明 ④ . 设备小 缺点: ①. 再生时,难以彻底分层 。 ②. 混合床对有机物敏感,阴树脂变质后,出水水质恶化,下降 ③. 一般常需进行预处理(混凝、沉淀 、活性炭吸附) ④. 再生操作复杂 交叉污染:部分阳树脂混合在阴树脂层时,经碱液再生,这部分阳树脂转为Na型,造成运行后Na+泄漏。 三层混合床:(为了有利于分层)中间另装10~15cm惰性树脂使其分层彻底。 2) 混合床离子交换器装置及再生方式 a. 装置 b. 再生 再生方法有体内再生和体外再生体内再生又分为酸、碱同时再生和酸、碱分别再生,现以酸、碱分别再生为例。 * 步骤: 1、反洗分层 2、阴树脂再生 3、阴树脂正洗 4、阳树脂再生 5、阳树脂清洗 6、混合 7、最后正洗至PH≈7,电阻率大于5×105Ω·cm,即可运行。 * 思考题 1、离子交换树脂的化学性质中哪些参数能直接反映交换能力的大小? 2、在离子交换动力学里,膜扩散和孔道扩散何者影响最大?何者为控制步? 及影响离子交

文档评论(0)

哆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