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脊疗法治疗小儿疾病的现状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捏脊疗法治疗小儿疾病的现状分析 2010年第31卷第5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71 ? 文献综述? 捏脊疗法治疗dOL疾病的现状分析 冯燕华,姜晓兰.,罗兴文.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上海200437;2.上海市高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上海201208; 3.云南省开远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云南开远661600) 关键词:捏脊;手法;小儿;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R24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OO7—2349(2010)05--0071--02 捏脊是传统的中医推拿手法,在儿科领域中运用广泛. 中西医药物繁多,d,JL疾病虽诊断明确,但是d,JL不配合治 疗,以致在治疗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捏脊可避免患儿服药, 打针时的痛苦,而且手法简,便,廉,验,无创伤性,易于被患 儿及家属接受.目前,有许多临床报道证明捏脊疗法在治疗 d,JL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疾病方面都有 显着的疗效.现将近5年来运用捏脊治疗儿科疾病的相关文 献资料综述如下. 1历史沿革 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拈取其脊骨皮, 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的描述,是目前见 诸文献的最早记载.由此可见,推拿疗法已经应用于脊背了, 而捏脊疗法也由此逐渐生根,萌芽了.明代中后期以后,按 摩医学以推拿的名义在儿科领域取得了突破点.民国时期, 甚至把推拿视为贱技,但是捏脊疗法,仍在民问生生不息,继 续流传发展_1]. 2具体方法 捏脊治疗或调理d,JL疾病,其临床疗效的取得,除了与受 术者机体本身的机能状态有关外,还与捏脊的操作手法及治 疗的次数与疗程有着直接的,重要的联系. 2.1操作方法患者的体位以俯卧位或半俯卧位为宜,卧 平,卧正,使背部平坦松弛为目的.施术者在患者脊背的正中 线,从尾骨部起至第七颈椎.沿着督脉的循行路线从长强穴 直至大椎穴,首先将肌肤搓热,随后在施术过程中,用力拎起 肌肤,称为提法.每捏3次提1下,称捏三提一法;每捏 5次提1下,称捏五提一法;也可以单提不捏,捏拿完毕,再 按背俞穴.其中,捏提手法还可分为三指捏法和二指捏 法两种.前者是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 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 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后者是手握空拳,拇指指 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 然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 2.2次数与疗程捏脊治疗d,JL疾病的时间与疗程临床报 道多有不一:①在治疗次数上:杨若俊等l_3在治疗d,JL支气管 肺炎时,反复捏脊5遍,捏到2,4遍,每捏3把,将皮肤提起1 次.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耿立鹏【4]运用捏脊治疗d,JL 轻度腹泻时,反复捏10遍左右,5次为1个疗程.②在治疗间 隔时间上:钱进等[5]应用冯氏捏脊手法捏脊4周,前两周每日 捏,后两周隔El捏.曾华_6]在治疗d,JL反复呼吸道感染中间 隔3d进行第2个疗程.③在疗程上:郝阳春等_7]应用捏脊治 疗d,JL厌食症时,3个疗程可愈.董文毅等[8]治疗d,JD消瘦一 般连续治疗5个疗程. 3作用机理研究 3.1传统医学①背部脊柱正中有督脉通过,脊柱的两侧是 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线路,有脏腑之气输注的背俞穴.脊在 背部的正中,为督脉循行路线,督脉为阳脉之海,统摄全身 阳气,络全身阴气{.在捏脊时,不仅捏拿了脊柱正中的督脉 经,而且捏拿了脊柱两旁的膀胱经,有助于改善各个脏腑的功 能.②经络学说认为,捏脊的部位是人体背部正中的督脉以 及旁开督脉的夹脊穴和背俞穴.督脉贯穿脊柱,属脑络肾而 总督一身之阳;夹脊穴和背俞穴具有补益脏腑气血,健脾和胃 宽中等作用.捏脊疗法同时刺激了上述经脉,使脏腑气血调 畅,脾胃健运纳增[8].③《诸病源候论》日:遗尿者,此由膀胱 有冷,不能约于水故也.捏脊疗法通过提捏背部的督脉与膀 胱经皮肤,在此处捏提,能调整脏腑功能,振奋阳气[1].重点 提捏,点按膀胱俞,肾俞处,加大刺激量有提升肾的气化和膀 胱的固涩功能l1.④《难经?二十八难》日:督脉者起于下 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对督脉进行刺激调 理,可使阳气无处不至而卫御机体;膀胱经为太阳经,是巨阳 之脉.《素问?血气形志篇》说:太阳多血少气.脏腑之气 输注于膀胱经背部第一侧线上,故五脏有疾,均可治其俞. 背俞穴不但可以治疗其相应脏腑的病症,也可以治疗与五脏 相关的皮肉筋骨等病症.因此捏脊既能激发膀胱经经气,发 挥经络的传导作用,又可促进气血的运行,以平衡阴阳,达到 对脏腑功能的调整,使机体处于阴平阳秘的状态,如此精 神乃治E]. 3.2现代医学①呼吸系统:袁杰灵_1,曾伟斌l】.]均认为小 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根本原因乃机体免疫功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