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7
XX黄河公路大桥X标段
交桩复测实施方案
工程名称:XX黄河公路大桥Ⅱ标段交桩复测
建设单位:XXXX黄河公路大桥Ⅱ标段
项目经理部
施工单位:XX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目 录
TOC \o 1-3 \h \z \u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质量技术要求 3
四、测量组织和准备 4
五、测量方案 5
六、数据处理 6
七、测量注意事项 7
一、编制依据
1、根据XXXX黄河公路大桥Ⅱ标段项目经理部提供的《XX黄河公路大桥控制测量控制点成果表》、《XX黄河公路大桥控制测量控制点点之记》及新设点点位图。
部分控制点坐标表
点号
X
Y
H
备注
Ⅱ02
4048837.479
468705.082
33.880
1980西安坐标系成果表,3度分带,中央子午线为117度。
Ⅱ03
4049502.309
469410.404
33.849
Ⅱ04
4049036.250
470747.814
32.819
Ⅱ05
4048208.908
472416.161
34.623
Ⅳ02
4048820.079
468044.116
32.941
Ⅳ03
4048909.166
469308.159
36.105
Ⅳ04
4048702.349
470631.385
32.538
Ⅳ05
4049404.917
472138.310
34.738
Ⅳ06
4049064.695
471894.530
31.459
Ⅳ07
4048607.068
472714.669
34.742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_18314-2009
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2009
5、《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 16818-2008
二、工程概况
拟建项目为线形地物,现场主要是场地内有黄河、堤坝和农田。场地高差较小,高差约10米。大部分黄河泥沙淤积土地。
三、质量技术要求
1、执行的标准: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应符合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的标准。
2、精度要求:应符合《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_18314-2009和《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2009的精度要求进行测量的实施。
3、现场作业质量控制
(1)水准测量应符合的标准如下:
单站前后视距差
3米
总前后视距差
10米
最高视线读数
1.8米
最低视线读数
0.2米
最大视距
100米
测站上观测程序
后前前后
单站读数差
0.0015米
环线闭合差
检测已测测段高差的差
GPS控制测量外业质量控制标准如下:
单时段时长
45分钟(实测1小时)
相邻点基线长度
5KM
闭合环边数
8
联测基准点数
4个
高度截止角
15度
仪器量高方式
测前后两次
接收机选用
两星以上
采样间隔
5S
连网方式
点连式
跨河三角高程外业测量标准
采用1秒全站仪,和两岸分别架设全站仪,每站观测固定架设在已知两联测高程点的棱镜6次(正镜3次,倒镜3次)。
四、测量组织和准备
1、人员组织:施工测量组主要由一名测量工程师、四名测量员和一名助手组成,承担本工程全部测量工作。
2、测量仪器:本工程为GPS、水准仪为主、全站仪为辅的作业模式。所有测量仪器都应检定合格。
共采用三台科力达GPS-K9T(RTK水平精度:±(1 cm+1×10-6.D)、RTK垂直精度:±(2 cm+1×10-6.D)),一台南方GPS-S82(RTK水平精度:±(1 cm+1×10-6.D)、RTK垂直精度:±(2 cm+1×10-6.D)),一台莱卡全站仪(测角精度1秒,测距精度2mm+2ppm),一台电子水准仪天宝DINI03(每公里往返中误差0.3mm每公里)。
五、测量方案
测量步骤:水准测量、GPS控制测量、跨河三角高程联测。
1、水准测量
(1)仪器检查、调整改正数、设定测量程序。
(2)按照设定水准路线进行闭合环测量。
闭合环
包括点位
备注
S1
Ⅱ03、J10、Ⅳ03、J9、J8、J7、J6、Ⅱ04、Ⅳ04、
环路线
S2
Ⅱ05、Ⅳ07、J1、J2、J3、Ⅳ06、J4、J5、Ⅱ04、Ⅳ04、
环路线
S3
Ⅱ02、Ⅳ02、J11、J12
环路线
S4
Ⅱ03、L1(L1为跨河联测水准)
环路线
三人进行水准测量,当日数据外业直接检查、不符外业观测标准,直接重测。
2、GPS控制测量
(1)仪器检查。
(2)按照设定GPS同步环路线进行架设测量。
同步环
包括点位
备注
H1
Ⅱ02、Ⅳ02、J11、J12
H2
Ⅱ03、Ⅳ03、J9、J10
H3
Ⅱ05、Ⅳ07、J2、Ⅳ06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