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阅读-人和自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爱阅读 人与自然 认真品读下面的文章的语言,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在读中感受大自然的伟大与优美,领悟作者情感的表达,并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运用。 (一)走向胡杨(节选) 和田是绕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折返点。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语里是“进得去出不来”的意思。独自站在沙丘后面,来时的足迹,像时钟上的最后一秒,又像身临绝顶时最后的绳索。仿佛在与末日面对面,人很难再前行一步。兵团人在车上悄然睡去,他们曾经从沙漠这边进去那边出来,塔克拉玛干神话在他们的脚下改写得很彻底。车行十几个小时后,重又出现的戈壁上突然冒出几棵树干几乎粗过树冠的大树。 兵团人说这就是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烂的胡杨。活的、死的、倒的胡杨零星地散布在戈壁上,没有其他草木做伴,一只鹰和两只乌鸦在高处和低处盘旋。地表上没有一丝水的迹象。胡杨们互相间隔都在十几米以上。作为树,它们是孤独的;作为林,它们似乎更孤独。希望里有雨露,希望里有肥沃,处在半干枯状态下的胡杨,用粗壮的主干举着纤细的枝条和碎密的叶片,像一张张网去抓住没有云的空气中的每一缕潮湿与养分。白云晨雾这种亘古的印象,成了盐碱烙在胡杨树上的灰白色的苍茫与沧桑。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希望——( ) 纤细——( ) 潮湿——( ) 2.兵团人是怎样介绍胡杨的?用“ ”画出来。 3.文中画“ ”的句子说明了( ) A.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环境的恶劣,同时也为下文写胡杨生长的环境 作了铺垫。 B.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环境极其恶劣。 4.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和的修辞方法,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 出 。 5.此篇文章的主旨是( ) A.突出戈壁滩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环境的恶劣。 B.赞扬胡杨和像胡杨一样的兵团人顽强的生命力与意志力。 C.突出胡杨顽强的生命力与意志力。 (二)夕照 小屋的窗子是朝西开的,我便有机会尽情地欣赏那迷人的夕照了。 透过窗子向下看,是一排整齐的红砖瓦房。砖瓦房后面立着一排挺(拔 拨)的钻天杨。每临近黄昏时,太阳顺着这排杨树缓缓滑落下去,便出现了如诗的夕照。 太阳被裹上橘黄色,没有了刺眼的光芒,稳稳地站在那排杨树的树梢上,没有丝(毫 豪)衰老的样子。柔柔的光泻下来,给砖瓦房镀上一层华丽的金黄;房顶顿时化作一汪晶莹的湖水,每一片瓦都跳跃着红润的光,变得波光粼粼一般了。很明显,这雀跃着的“波纹”是夕阳得意的杰作。那平静的“湖面”难道不是被它踩碎的吗?啊,它和我们一样调皮! 这样想着想着,眼前的太阳便又向下溜了一截。 这会儿,太阳的脸上开始泛出微红;轻轻的,如纱一般。不一会儿,那红色变深了,成了小姑娘脸上害(羞 差)的红云了。 一会了,那张可爱的脸渐渐变红,变红,最终一只熟透了的“大石榴”出现在树杈当中。光带着收获的喜悦从“石榴”里溢了出来,映着钻天杨矫健的身影,在天际形成一幅绝妙的工笔画。 天空的黑色渐渐漫了过来,几乎要把太阳包住了。太阳则变得越发的红,宛然一团燃烧的烈火将黑暗照亮。我呆呆地望着这如火的夕阳,油然而生出一种感慨,一种激动。 渐渐地,夕阳在我的视野中远去,远去,最终完全消失了。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 2.本文主要写了( )。 A.夕照的迷人 B.夕照的形成 C.夕照西下的整个过程 3.短文是按照( )顺序写的。 A.事情发展 B.时间 C.方位 4.读画“ ”的句子,填空。 “波纹”指的是 ,“湖面”指的 是 。作者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作者还将夕阳比作 、 。 (三)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这首词的作者白居易是( )朝人。 2.这首词采用了( )、( )的修辞手法。 A.拟人 B.比喻 C.设问 D.反问 3.比较一下,这首词和《暮江吟》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 不同:

文档评论(0)

yyons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