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存活心肌的检测 CTO-PCI的前提 检测方法 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心肌血流和功能检测 SPECT:负荷试验—心肌灌注和功能检测 PET:心肌血流和代谢检测 MRI:较好区分疤痕与存活心肌 CTO病变介入治疗的难度 非CTO病变的介入治疗成功率: 95% CTO病变的介入治疗成功率: 大约 60% The major determinant of success is passage of the guide wire across the lesion!!! J-CTO评分 简单0分 复杂1分 困难2分 非常困难3分 CTO病变介入治疗的策略 正向开通策略 逆向开通策略 Hybird综合策略 正向开通策略的适应症 近段纤维帽清晰并且闭塞段较短(<20 mm),可首选正向导丝升级技术 如果闭塞段较长(>20 mm),远段纤维帽后相对病变较轻,且分支清晰,首选正向导丝再进入(ADR)策略 逆向开通策略的适应症 在病变近端血管细小,扭曲,形成桥侧支, 长CTO病变,口部无残端病变及分支附近无残端病变, 有良好的对侧侧支血管时是选择逆向技术的良好适应症 逆向开通策略的相对禁忌症 在中度以上心肾功能不全, 存在多支未开通且互为供血支的CTO病变,供血支侧支发出前存在严重狭窄的情况下慎重采用逆向技术。 双侧外周血管(尤其是股动脉)严重病变,不能完成6F以上导管的送入, 解剖形态相对简单,预计前向技术成功率较高,缺乏理想的侧支通道, 无强支持力的短GC、细Profile微导管和球囊、Fielder等亲水导丝, 缺乏前向开通CTO病变经验的情况下不宜采取逆向技术。 CTO PCI的综合治疗策略 (Hybrid strategy) Hybrid strategy “Hybrid” 方法是先行双侧造影,重点评估 CTO病变的4项关键血管造影特点 : 近端纤维帽的特征、位置,造影或IVUS是否能够明确CTO的起始部 病变长度是否大于2cm; 闭塞远端血管的大小和特征,血管的大小、形状,血管是否存在疾病,有临床意义的分支; 有介入意义的侧支循环,了解有无进行安全、有效逆向技术的可能性 在这4 项特征的基础上,预先制定初步策略和各种技术方法效果强弱的等级排列顺序。如果初始选择的技术策略不成功或在短时间内没有显著进展,建议及早更换技术策略 CTO操作常见的失败原因 导丝不能通过(85%) 包括不能穿透闭塞近端/远端纤维帽,进入假腔,或穿孔 球囊不能通过(10%) 不能扩张病变(5%) CTO病变介入治疗成功/失败的预测因素 影响成功的主要因素 闭塞时间 闭塞长度 闭塞形态 分支血管 侧支血管 钙化病变 成角病变 开口病变 血管弯曲 再次尝试 器官功能 全身状态 PCI成功 PCI失败 功能性闭塞 解剖性闭塞 ﹤3个月 ﹥3个月 ﹤15mm ﹥15mm 闭塞端鼠尾样 闭塞端刀切样 闭塞端无分支 闭塞端有分支 无桥血管 水母头样桥血管 病变因素 不利 锥形残端 功能性闭塞 解剖性闭塞 无残端 分支后闭塞 分支处闭塞 无桥血管 桥血管形成 有利 CTO合并桥侧支 Stone报道无桥侧枝的CTO成功率为85%,有桥侧支CTO的成功率仅为18%。大量桥侧枝(尤其“蛇发状”)者PCI几乎不能成功。原因:桥侧支常事逆向血管壁滋养血管的新生孔道,导致导丝穿孔 应对策略: 严格选择适应证:桥侧枝少、病变短、直、真腔内微量造影剂显影 亲水、软或中硬导丝(Fielder、Pilot150-200、PT2MS等)或尖端超细导丝(Conquest); 可用微导管,尽量避免球囊辅助; 操作特别轻柔、微调; 有阻力及时撤回导丝、换另一通路进导丝或更换导丝; ?确认导丝入真腔后再加球囊。 桥侧支血管的存在使导丝可能进入多条孔道—不易成功 Neo channels can lead through the stenosis or can connect with vasa-vasorum. Connections with vasa-vasorum more likely result in sub-intimal dissection or wire exit CTO合并刀切状闭塞 Stone截然闭塞(刀切状)成功率低(59%);渐细状闭塞(鼠尾状)成功率增加(88%) 应对策略: 首选锥形硬导丝如Conquest系列; 术前仔细阅片,结合对侧影像判断CTO病变入口; 导丝塑成直而长的小弯(30°角,J头长度大于参考血管直径的1/3),以防止导丝脱垂于分支。如导丝反复进入分支可用分支球囊技术促使其进入主支病变(分支插入一软导丝和小球囊占据分支开口); ?可用IVUS辅助判断CTO病变近端的准确位置。 CTO合并扭曲和钙化病变 扭曲钙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