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素养提升精编PPT课件.pptVIP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素养提升精编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容 “白金十分钟”意义及目的 心肺复苏(CPR) 气道梗阻急救 气道异物梗阻原因 好发人群:老年人、儿童、婴幼儿 老年人 咳嗽反射动作迟缓(进食时) 进食时说笑 吃大块食物(如鸡块、排骨、鲍鱼),速度太快,咀嚼不全,吞咽过猛 儿童及婴幼儿 当口中含物说话、哭笑、打闹 剧烈活动时,口含物很容易被吸入气管,引起气管阻塞,导致窒息 (一)不完全阻塞:病人可以咳嗽或咳嗽 无力,喘息,呼吸困难,吸气时可以听到 高调声音,皮肤、甲床、口唇、面色紫绀。 (二)完全阻塞:较大的异物完全堵住喉部或气管,病人面色青紫,不能说话、不能咳嗽、不能呼吸,病人很快发生窒息,失去知觉、呼吸心跳停止。 (三)特殊表现:当发生梗阻时,病人常常不由自主地表现为:手呈“V”字状紧贴于颈前喉部,表情痛苦。 气道梗阻的表现 气道不完全梗阻急救 如果病人呼吸尚好,救助者不需要做任何处理,尽量鼓励病人咳嗽,将异物自行排出 要守护病人身边,注意观察病情 如果梗阻持续存在,要快速送往医院 完全梗阻的表现 不能说话 不能咳嗽 不能呼吸 气道完全梗阻急救 Heimllich手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 已救10万人! ChenYan 海姆立克急救法 1974年美国外科医生Henry J·Heimlich发明。 原理:利用突然冲击腹部的压力,使膈肌抬高,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向上的气流,这股气流具有冲击性、方向性,它会快速冲入气管,从而将异物排出。 立位腹部冲击法 成年清醒病人 1.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 2.一手握空心拳,将拇指侧顶住病人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剑突下方 3.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内、向上挤压冲击病人的腹部 4.约每秒一次,直至异物排出或患者失去反应 海姆立克手法—一 昏迷病人 平卧,抢救者面对病人,骑跨在病人的髋部;一手置于另一手上,将下面一手的掌跟放在胸廓下脐上的腹部,用身体重量,快速冲击病人的腹部,直至异物排出 海姆立克手法—二 仰卧位腹部冲击法 自救腹部冲击法 一手握拳头,另一只手抓住该手,快速冲击腹部;或用圆角或椅背快速挤压腹部。在这种情况下,任何钝角物件都可以用来挤压腹部,使阻塞物排出。 海姆立克手法—三 儿童腹部冲击法 操作方法与成人相同 如有呼吸心跳停止,立即CPR 操作步骤如下: V 型 手 势 询问病人 立位腹部冲击 仰卧位腹部冲击 海姆立克手法—四 第一目击者,观察现场 特殊表现:“V”字手势,意识清楚 询问是否有异物梗塞 “我懂急救,让我帮您” 观察病人是否能大声咳嗽、能否说话 能 表明自己的身份,帮助病人 实施海氏手法,(立位),直到异物排出 检测意识、呼吸、循环 如病人意识不清 鼓励病人咳嗽 如咳嗽无效,帮助病人 实施海氏手法(立位),直到异物排出 检测意识、呼吸、循环体征 若病人意识不清 仰卧海氏法 若无意识、呼吸、心跳,立即开始心肺复苏ABC程序救治 不 能 中暑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出现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是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急症。 高热环境+体温调节障碍 体温↑ 、无汗、皮肤干、晕厥等 临床观察表明,人的体温: 1)低于28℃时,人会丧失意识 2)低于22℃时,可能导致死亡 3)高于41℃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障碍, 出现说胡话,神志不清等症状 4)高于43℃时,有生命危险 5)成年人体温每升高1℃ ,心率每分钟增 加10次,儿童可增加15次。 35℃-是关系安全生产和人们健康的一个具有指标性意义的温度,是高温和中暑的预警温度。 人的体温通常维持在37℃左右,而皮肤在正常情况下为33℃。这4℃之差,使得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得以向皮肤传送,然后再经过皮肤的辐射、蒸发和空气对流将热量传送到体外。 因此,环境温度要低于33℃,人体才会感到舒适。如果气温超过33℃,人体便会产生炎热的感觉,这时人体的汗腺开始“启动”,通过微微出汗来散发体内蓄积的热量。 35℃时,浅静脉就会出现扩张现象,皮肤微微出汗,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这时对于个别年老体弱散热不良者来说,需要进行局部降温,以免出现不良症状。 容易中暑的8种人 1、老年人 2、孕产妇 3、婴幼儿 4、心血管病患者 5、糖尿病患者 6、感染性疾病 7、营养不良的人 8、正在服药的人 中暑的临床表现 (1)先兆中暑: 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大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全身疲乏、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不超过37.5℃)。 (2)轻度中暑: 除上述先兆中暑的症状外,还出现

文档评论(0)

ahui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