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的根脉—夏商周青铜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水器 盤[pán]:承水器,與匜配合使用,以匜之水澆於手,以盤承接棄水 匜:盛水器,形體為口前端有彎曲的流,腹部下有三足 鑑[jiàn]:盛水器,亦為盛冰器,形體為大口、深腹、平底、圈足及兩側有獸耳 (四)樂器 鐃:打擊樂器,形體為口部向上呈凹弧形,兩側角尖銳,底部有一中空圓管狀短柄,柄中 可置木段,主要用於祭祀和宴樂?? 鐸[duó]:撞擊樂器,形似鐃而小,中有舌,振舌發音,可用於軍旅和田獵 鉦[zhēng]:打擊樂器,體似鐃比鐃高大厚重 ? 鈴:中國最早出現的同樂器,形體較小,器壁薄,頂部有半環形鈕是單翼鈴 鐘:打擊樂器,祭祀或宴饗時使用,呈編懸掛,用木槌打擊鼓部和鼓右的鸞鳥圖案 鼓:打擊樂器,形如橫置的筒形,上有一枕型座用以插杆飾,下為長方形圈足 鏄[tuán]:打擊樂器,形體特大,再祭祀或宴饗與編鐘、編磬相合使用 2、育成期 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是中国青铜器艺术趋於成熟的发展时期。以酒器为主的礼器体制初步建立。普遍装饰兽面纹样,构图渐趋繁密,线条峻深劲利。分铸技术的应用已较娴熟,制范、合范技术相当进步。奠定了青铜艺术鼎盛发展的基础 兽面纹斝 商代中期(公元前16-前14世纪) ????斝是古代盛酒器,兼作祭神的祼器,是中国最早的礼器之一。此器敞口高颈,前有双柱作帽形,下有三锥足,足部与器腹相通。袋足的作用是为了在温酒时扩大受火面积,所以有温酒的作用。器物的颈、腹部各饰兽面纹。腹部兽面纹,双目突出,带有神秘感。此器形体高大,器壁匀薄,在口沿上有一周加厚的唇边,形成商代早中期青铜器的铸造特色。 3、鼎盛期青铜器   ???? 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青铜艺术辉煌灿烂。商代礼器的重酒体制臻於完善,满布器身的纹饰大量采用浮雕和平雕相结合的方法,精美绝伦。运用夸张、象徵手法表现动物神怪的兽面纹空前发达,既庄严神秘又富有生气。纪事体铭文在商末出现。周初礼器沿袭商制,出现了向重食体制转变的端倪。铸记长篇铭文是西周青铜礼器的重要特点。 这一时期是青铜器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 特点:崇高肃穆,雄厚凝重,富丽繁缛。 青铜觥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这是一件器形和纹饰都很别致的盛酒器。觥盖前端为一昂首而出的兽首,后端作牛首形,中脊为一小龙,前端兽耳后部各有一小蛇。器身周体饰凤纹,主凤特大,长尾逶迤,形态优雅。整器装饰手法纯熟灵巧,是商代晚期中较为独特的作品。 龙纹扁足鼎 商晚期(公元前14一前11世纪) ????鼎是青铜礼器中的大类,在古代社会里曾被用来明尊卑,别上下,是统治阶级划分等级和权力的标志。鼎有烹煮肉食,实牲祭祀和宴享等各种用途。扁足鼎,传世和出土均很少。此鼎立耳、方唇、浅腹、圆底,下置三个龙形的扁足。每一个扁足既薄又宽,且两面都有繁密而遒劲的龙纹,龙尾斜卷成落地的支撑点,使整个鼎有稳定感,从而增强了造型的气势。鼎的腹部饰长鼻兽纹,图案结构别致协调。这件鼎从整体到局部的设计都很和谐,没有其它不必要的装饰堆砌,具有相当高超的工艺水平。 青铜方尊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 ????尊也是一种盛酒器,一般为圆形。这件尊为圆口方体。器上的装饰以兽面纹为主,肩部四周各饰有立体的大象,象鼻高高翘起,庄严中略带诙谐。尊的四角有镂雕棱脊,雕工精细。此器形体虽不大,而其气度则深厚雄健,仿佛大器。 司母戊鼎 又称司母戊大方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 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上有虎噬人图案,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该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 四羊方尊 商代青铜器,是商代方尊中现存最大的一件,其造型独特和工艺精美而堪称国宝。 四羊方尊高58.3厘米,重约34.5公斤,尊的肩部四角各有一个卷角羊头,其中羊角是先铸成后再合范浇铸而成,因为高超的技术而难见接口,浑然一体。整个器物通体饰繁缛的凤鸟纹、兽面纹、蕉叶纹和云雷纹,纹饰精美。 人面纹方鼎 全名是大禾人面纹方鼎,是商周时期的铸品。 原器通高38.5厘米,重12.85公斤,口长29.8厘米,宽23.7厘米。鼎呈长方形,口沿外翻,立有两耳,鼎腹外四面有四个人面纹,边角有象征性的角、爪纹装饰。 四羊方尊 人面纹方鼎 该鼎的人面纹造型生动严肃,十分罕见, 以人面作为主体装饰的方鼎仅此一件 , 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中国青铜器的设计因与该特殊的礼制文化紧密相关,形成以下主要特点: 1、象物 2、纹样狰狞 3、繁缛富丽,系统严谨 这一时期的青铜器装饰最为精美,文饰种类也较多。 青铜器最常见花纹之一

文档评论(0)

sw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