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西周的民事法律制度 1、土地所有权 周初,存在“田里不鬻”的制度 周中后期,土地开始可以买卖。 2、契约关系 (1)买卖契约——“质剂” (2)借贷契约 ——“傅别” (2)债务契约——“傅别” 3.婚姻家庭法律制度 1)婚姻缔结的原则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同姓不婚 2)婚姻缔结的程序——“六礼” 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3)离婚的条件——“七去”或“七出” 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 忌、恶疾 4)离婚的限制条件——“三不去” 有所取无所归 与更三年丧 前贫贱后富贵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 ??????????????????? 钗头凤——唐婉 ?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沈园二首 陆游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 第三章 西周时期的法律制度 【学习建议】:本章是学习中国早期法律制度的重点, 1、明晰西周法制指导思想的沿革、发展,以及在此指导思想影响下,对西周法律制度的确定所产生作用。 2、要结合西周分封制与西周礼制两方面的因素,考察西周家国一体的国家政治模式。 3、重点学习西周的法制指导原则和司法制度。 【本章知识点】: 西周法制指导思想形成的原因以及主要指导原则。 西周宗法制度的结构。 西周刑事法律的主要内容。 《周礼》与《吕刑》所代表的西周时期礼与刑间的关系。 西周民事法律的主要内容。 西周在婚姻、家庭、继承方面的主要特点。 西周司法制度的主要内容。 周族和夏族、商族一样,是一个古老部族,居住于中国西北部地区。《史记?周本记》记载,周的始祖姓姬、名弃,曾在夏禹时任过农官。相传弃善于稷、麦,曾教人稼穑,因而死后被尊称为“农神”,称之为“后稷” “姜源履大人之迹而生弃”,故事发生在尧世。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率军队与商纣王决战,商代灭亡,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奴隶制王朝周代建立。史称“西周”。 一、西周时期法律思想的发展 1、“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的产生及其影响 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贵族提出了西周“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认为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以德配天”为西周的“君权神授”提供了依据。既“敬天”,又“保民”。 “以德配天”、“敬天保民”的治国方略运用到法制方面就是要求“明德慎罚”。这一思想的产生,奠定了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中“重民”、“重德”、“仁政”的传统,为春秋战国时期神权思想进一步衰落和儒家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2、“宗法”为核心的“礼治 所谓“宗法”,即以血缘为纽带调整家族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源于氏族社会末期父系家长制的传统习惯。 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的做法,一方面保证了各级政权掌握在被认为最可靠的自己亲属手中,另一方面,在天子诸侯,大夫等各级贵族之间,除政治上的上下级关系外,又加上一层“小宗”服从“大宗”的宗法关系,以便利用血缘来巩固他们的统治,用族加强王权。 这样,奴隶主贵族便把宗法关系直接同整个国家制度结合起来,使族权与政权合而为一。西周的这套制度叫宗法等级制。 3、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与特点 相传“周公制礼”,即在周公的主持下,对以往的宗法传统习惯进行了整理、补充,厘订成一整套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这就是一般所说的礼或周礼。 西周的礼制经过不断充实,其内容非常庞杂,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教育、行政、司法、宗教祭祀、婚姻家庭、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 所以《礼记·曲礼上》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它上至国家的立法、行政、各级贵族和官吏的权利义务,下至衣食住行,婚嫁丧葬,送往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