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下的“裸体权利”——关于诉讼时效设置合理性之反向思维考察.doc

诉讼时效下的“裸体权利”——关于诉讼时效设置合理性之反向思维考察.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诉讼时效下的“裸体权利”——关于诉讼时效设置合理性之反向思维考察 第7卷第1期 2007年3月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Edition) Vo1.7No.1 Mar.2007 诉讼时效下的”裸体权利” —— 关于诉讼时效设置合理性之反向思维考察 喻胜云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摘要: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债权债务处于法律不再调整的自然状态,自然状态下的债权人的债权 或者权利人的权利在学理上被称为”裸体权利”.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制度不很合 理,尽管2003年官方颁布的《民法典草案》讨论稿对此作了修改,但仍不够完善.因此,本文在分 析诉讼时效下”裸体权利”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反思我国关于诉讼时效制度的设置合理与否,认为 即使是在诉讼时效制度设置相对完善的情况下所导致”裸体权利”产生,也应该给予”裸体权利” 人在不违背诉讼时效制度理念的情况下以充分的救济可能. 关键词:”裸体权利”;历史传统文化;成因;保护思路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65(2007)01—0040—06 诉讼时效制度是民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制度, 是民事权利受时间限制的法律规范的集中体现. 诉讼时效制度的设置不仅要考虑法律不可能永久 保护任何民事权利,而且还要考虑到民事权利应该 受到足够的时间保护,否则该项具体法律制度的设 置未体现”良法”应有的性格.超过诉讼时效期间 的债权债务处于法律不再调整的自然状态,自然状 态下的债权人的债权或者权利人的权利在学理上 被称为”裸体权利”.民法是市民法,其独特的性格 之一是权利本位性,如果民法中诉讼时效制度设置 的社会效果会导致过多的”裸体权利”产生,这说明 所设置的制度明显违背了民法的权利本位性性格. 2003年官方颁布的《民法典草案》讨论稿关于诉讼 时效制度的规定与《民法通则》相比较有很大修改, 但仍然不够完善,如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在《民法通 则》的基础上只多加一年,这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文 化背景下,民事权利保护的时间是不够的.因此, 笔者拟对诉讼时效下”裸体权利”进行分析,来反思 我国关于诉讼时效制度设置合理与否,并进而认为 即使是在诉讼时效制度设置相对完善的情况下所 导致”裸体权利”产生,也应该给予”裸体权利”人 在不违背诉讼时效制度理念的情况下以充分的救 济可能. 一 ,诉讼时效下”裸体权利”的界定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 利即丧失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 度…;或者是指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的期间持续 到法定期间,其公力救济权归于消灭的制度. 诉讼时效制度设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举证困 难,维护社会经济关系的稳定,促使权利人及时行 使自己的权利.权利人怠于行使自己的权利,一旦 过了诉讼时效期间,权利人就会丧失或者胜诉权, 或者实体权,或者起诉权,或者相对义务人产生抗 辩权.不管在哪一种情况下,权利人本应该受法律 保护的权利皆因诉讼时效期间的经过而不再受法 律的强制力保护,受法律调整的权利义务关系处于 一 种自然的状态,此时权利人的权利或者债权学理 收稿日期:2006—03—2l 作者简介:喻胜云(1975一),男,湖南慈利人,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经济法,民商法,环境资源法. --—— 40--—— 2007年总第2s期喻胜云:垒擎{l;翌理性之反向思维考察 上称之为”裸体权利”,主要有以下特征: (1)权利人的权利是合法的既定的受诉讼时 效保护的民事权利.合法的民事权利产生于合法 的民事行为即民事法律行为,换言之,其民事行为 必须符合《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规定的构成要 件.既定的民事权利是相对于期待权而言,因为 对于期待权,其诉讼时效的计算还未于:始.受诉 讼时效保护的民事权利是因为诉讼时效只适用于 请求权. (2)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未行使或者怠于 行使其法定权利.民事诉讼时效制度实质上包括 三层涵义:①权利人不行使权利的客观事实状态; ②客观事实状态在时间上呈持续状态;③经过该客 观事实状态后在法律上必须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 诉讼时效为使权利人本应该受法律保护的权利而 产生法律不再对其权利保护的法律后果必须给予 其一定的前提条件,此前提条件便是权利人在诉讼 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或者怠于行使其法定权利. (3)权利人的权利丧失法律的强制力保护. 社会关系受法律调整因诉讼时效而至不受法律调 整的整个过程可以表示为:社会关系一法律规范 一 法律关系一诉讼时效一社会关系.开始的社会 关系可能受也可能不受法律规范调整但经过诉 讼时效的社会关系因时效制度的法定性和强制性 特征而法律再也不会调整

文档评论(0)

xieliandi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