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阳能发电系统之效益 总体效益: 经济效益(偏远岛屿、紧急发电成本投資回收) 环保效益(降低石化燃料的CO2、NOx、SOx污染) 节能效益(以自然能源替代石化燃料、建立自主能源) 社會效益(疏解尖峰、紧急救灾用电之社會效益) 产业效益(创造高科技产业及就业机会) 太阳能发电之重要历史 1956年第一個太阳能电池制作成功。 1958年开始太空应用(GaAs)。 1970年开始太阳能发电系統地面应用(Si) (能源危机)。 1980年消費性薄膜太阳能电池应用(a-Si, CdS/CdTe)。 1990年与公用电力并联之太陽光发电系统技术成熟(Grid-Connected PV System, Si) (电力电子技术)。 1992年起欧、美、日各国推动太阳能发电系統之補助奖励政策。 2000年建材一体型太阳能电池应用(BIPV)。 太阳能电池 按照所用材料的不同: 硅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 (光电转化效率高,成本高,制备工艺复杂!) 以无机盐如砷化镓、硫化镉、铜铟硒等多元化合物为材料的电池 (镉:剧毒。铟、硒:稀有元素) 功能高分子材料制备的大阳能电池 (处于研发初期、转化效率低、使用寿命短) 染料敏化纳米晶体太阳能电池 (正在研发) 1. 清洗蚀刻 2. 磷扩散 P-type wafer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步骤例 3. 鍍抗反 射层 4. 网印 5. 烧结 太阳能发电综合利用系统 光伏电站 申奥用太阳能路灯彩图 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 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 一般表面光滑、球形度好的产品振实密度高,流动性好,但活性差。球形度低、表明粗糙、孔隙发达的产品振实密度相对较低,流动性差,但活性较高。 微晶晶粒尺寸及缺陷的影响: 制备过程中,不同的反应工艺、反应物后处理方法及添加剂种类和添加量都会对微晶晶粒大小、排列状态产生影响。 实验表明,结晶度差、层错率高、微晶晶粒小、微晶排列无序的Ni(OH)2 ,活化速度快,放电容量高,循环寿命长,其他电性能也较好。 正极材料的研究动向: 新型添加剂的研究 目前日本和德国正在开发锰、钛和铝等新型添加剂,可增加产品晶体内部的生长缺陷和变形缺陷、提高放电容量和改善其它电化学性能。 Ni(OH)2表面覆Co或Co(OH)2的研究 改善Ni(OH)2与其它电极材料即与基体之间的导电性,增大电极的放电深度,最终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和放电容量。 用于Ni/MH电池负极材料的合金应满足下述条件: 电化学储氢容量高,在较宽的温度范围不发生太大的变化; 具有较强的抗阳极氧化能力; 在碱性电解质溶液中合金组分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 反复充放电过程中合金不易粉化,制成的电极能保持稳定; 合金应有良好的电和热的传导性 原材料成本低廉。 2、储氢合金负极材料 主要是易生成稳定氢化物的元素A(如La、Zr、Mg、V、Ti等)与其它元素B(如Cr、Mn、Fe、Co、Ni、Cu、Zn、Al等)组成的金属间化合物。目前研究的储氢负极材料主要有AB5型稀土镍系储氢合金、AB2型Laves相合金、AB型Ti-Ni系合金、A2B型镁基合金以及V基固溶体型合金等几种合金。 七、 锂离子二次电池 锂是金属中最轻的元素,且标准电极电位为-3.045 v,是金属元素中电位最负的一个元素。自70年代以来,以金属锂为负极的各种高比能量锂原电池分别问世,并得以广泛应用。1990年日本索尼公司宣称,采用可以使锂离子嵌入和脱嵌的碳材料代替金属锂和采用可以脱嵌和可逆嵌入锂离子的高电位氧化钴锂正负极材料和与正负极能相容的LiPF6 –EC + DEC电解质后,终于研制出新一代实用化的新型锂离子蓄电池。 锂离子电池原理和特征 锂离子电池内部由三层结构卷绕在钢壳内,由正极(LiCoO2)、负极(C)与隔膜(聚丙烯及聚乙烯复合而成)组成。 电池内部采用多种措施以确保安全:当内部气体超出额定范围,其安全阀将自动释放气体,以防止电池爆炸。 电化学原理 锂离子电池内部没有任何金属锂,锂离子仅仅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移动,不会因为锂离子的脱出而使正极与负极材料改变,反应机理与可充电金属锂电池有本质的不同,这样锂离子电池有更好的安全特性。 锂离子电池的优越性能 相对于传统的镉镍电池(Ni/Cd)和氢镍电池(Ni/MH),锂离子电池的电压大约是它们的3倍;重量比能量密度提高了约3倍;对于同样的功率消耗,锂离子电池的使用期限约为镍镉电池的2.25~2.57倍.现在锂离子电池已经是电子信息产品设计人员的普通配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PPT坚持两个结合把握六个必须坚持PPT课件(带内容).pptx VIP
- 第五章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环境创设.pptx VIP
- 中达a600变频器说明书.pdf VIP
- 校园欺凌与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发展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老板电器应收账款及优化探究.docx VIP
- 一种柔性翻身多功能护理轮椅床.pdf VIP
- 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阶跃阻抗低通滤波器的电路模型构建及其参数探析12000字】.docx VIP
- 2025中国银河证券校园招聘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参加活动的意义班会.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