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 ( ) A.10kg B.28kg C.100kg D.280kg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及其计算能力。 根据题意,可以写出三条食物链: ①植物→人,在此食物链中,人要增重0.5kg,消耗植物为0.5÷10%=5kg; ②植物→羊→人,在此食物链中,人要增重0.25kg,消耗的植物为0.25÷10%÷10%=25kg; ③植物→植食动物→小型肉食动物→人,在此食物链中,人要增重0.25kg,消耗的植物为0.25÷10%÷10%÷10%=250kg。所以人要增重1kg,共消耗植物280kg。 自主梳理 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概念 (1)物质:组成生物体的 等元素。 (2)循环:无机环境与 之间。 (3)范围:整个 。 C、H、O、N、P、S 生物群落 生物圈 2.特点 (1)具有全球性,因此又称 循环。 (2)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 (3)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 。 (4)特点:具 性,可 利用。 二、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1.二者 ,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2.物质作为 ,使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 ,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 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往返。 生物地球化学 有机物 二氧化碳 往复循环 重复 同时进行 能量的载体 动力 无机环境 [互动探究]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网)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提示] 食物链(网)是生态系统的结构,而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二者是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食物链(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它的改变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能否正常发挥。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能影响食物链(网),如果能量流动或物质循环被破坏,则直接影响食物链(网)的结构复杂程度。 要点归纳 一、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1.大气中的碳元素进人生物群落,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而实现的。 2.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靠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形式为有机物。 3.大气中CO2的来源有三个:一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二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三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4.实现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的关键是生产者和分解者。 5.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各成分间的传递均是单向的。 二、温室效应与气候变暖 1.温室效应的形成 CO2与悬浮粒子是决定地球温度及气候的关键因素。CO2能吸收太阳辐射的红外线。当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时,使地球变暖,这种热能又以红外线的形式向太空辐射,再次被CO2吸收,从而使大气层成为地面的保温层,起到保温作用。 2.大气中CO2含量持续增加的原因 (1)工厂、汽车、飞机、轮船等对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向大气中倾放大量的CO2。 (2)森林、草原等植被大面积的破坏,大大降低了对大气中CO2的调节能力。 3.影响 (1)气候变暖会使冰川雪山融化,海平面上升,这样就使沿海城市和国家面临灭顶之灾。 (2)由于气候变化,也改变了降雨和蒸发机制,影响农业和粮食资源的生产。降雨量的变化使部分地区更加干旱或更加雨涝,并使病虫害增加。 4.缓解措施 (1)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 (2)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3)开发清洁能源。 2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代表生产者,5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碳元素在①、②、③、④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C.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① D.①、②、③中含有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动力来促进碳元素在群落和环境之间循环 解析 首先需要确定这四种成分,①箭头指向②、③、④可以确定①是生产者,因为生物群落总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由于生产者联系了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所以确定④为无机环境。然后根据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有箭头指向分解者,确定③为分解者。5代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碳元素在①和④间,是以二氧化碳形式传递的;①、②、③之间是以有机碳的形式传递的。①是生产者,所含有的有机物最多。②是消费者并不参与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①生产者联系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③分解者也能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它们促进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 答案 C 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A是生产者,B、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颅脑损伤学习课件.ppt
-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复习提纲.ppt
- 食品安全与检测-关于转基因领域2013.ppt
- 颅内压增高基础与临床治疗、护理要点.ppt
- 食品分析绪论0.ppt
- 频率规划在室内分布系统中的作用.ppt
- 颅脑损伤专业课件.ppt
- 食品机械设备(绪论)2.ppt
- 食品标准 保健品标准.ppt
- 食品营养学 ppt课件 08营养5章.ppt
- 2012届《高考指向标》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二:2-2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ppt
- 201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课件(人教版):第8章_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4节_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1].ppt
- 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9-17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ppt
- 2012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37讲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精品课件.ppt
- 2012届高三生物高考二轮复习课件专题4:遗传的物质基础、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ppt
- 2012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单元知识点复习21课时 遗传基本定律的相关知识与题型.ppt
- 201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2-2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人教版必修2).ppt
- 2012届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专题导练(江苏专版)课件:专题9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ppt
- 2012山东地区高中生物备课资料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 2012年5月16日信贷培训.ppt
最近下载
- 大连市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建设的SWOT分析【论文范文】.doc VIP
- “一带一路”下我国物流企业与跨境电商协同发展研究论文.doc VIP
- bga返修台_zm-r5860说明书8800元.pdf VIP
- 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试题.docx
- 2025年辽宁中考英语试题【附答案】.doc
- 传统企业向跨境电商转型的模式及运营机理论文.doc VIP
- 老年保健卫生知识竞赛100题及答案.pdf VIP
- 西南18J515_室内装修 标准图集.pdf VIP
- Dell戴尔Dell Latitude 12 Rugged Extreme – 7214 用户手册.pdf
- 全球价值链与跨境电商研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