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海淀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八年级语文试题和答案.docxVIP

201907海淀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八年级语文试题和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8 海淀区2019年八年级学业发展水平评价 语文 2019.07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贴在指定区域。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6分) 学校本月校园文化宣传主题为“和文化”。请根据要求,完成1-5题。 1.结合“和”字字源的解说及配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和”字的本义,补全下面的板报内容。(2分) “和”字由“禾”与“口”组成。“禾”是“龢”的省略,表示 用编钟和排箫共同演奏乐曲时,各声部的乐音虽各有不同,但主 调协调一致;“口”则表示人们发表言论。《说文解字》对“和”的解 释为“相应也”。由此可知,“和”的本义为: 小篆“和” 2.宣传组的同学撰写了一篇介绍“和文化”的短文。请你阅读短文,完成(1)-(4)题。 (共8分) ①CCTV曾举办主题为【甲】“汇聚力量,传播文明”的公益广告征集活动。其中有一则广告让人倍感亲切【乙】——一个稚气敦实的泥塑娃娃拱手道【丙】:“和谐中国,雨露滋润,和为贵。”与此同时,屏幕上现出一个苍劲有力的“和”字。 ②“和”体现了我国古人对宇宙万物的深刻认识。早在西周时期,周太史便有“ ”的观点,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不同成分依一定秩序组成的共同体。“和”尊重万物之间的差异性,旨在使万物之间互相配合,相辅相成,最终达到和谐的状态。 ③中华民族是名fù其实的礼仪之邦。有子曰“ ”,讲的就是人与人之间若能按照礼的规范和谐相处,那么就会有和睦的人际关系【丁】、良好的公共秩序,从而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 ④“和”中还蕴含着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精神。“ ”的主张以治理好本国为前提,通过协调异邦,达到化解冲突、和平共处的目的。“和”不仅体现出我国古人处理邦国关系的智慧,也表现出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维护和平。 (1)对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字形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苍劲 jìn 名副其实 B.苍劲 jìn 名幅其实 C.苍劲 jìng 名副其实 D.苍劲 jìng 名幅其实 (2)在文中第②③④段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协和万邦 ②和实生物 ③礼之用,和为贵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3)下面对短文中标点符号用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处使用双引号,表明“汇聚力量,传播文明”是特定主题而需要特别指出。 B.【乙】处使用破折号,表明破折号前后的话题发生了转换。 C.【丙】处使用冒号,用在提示性词语“道”的后面,是对下文具体内容进行提示。 D.【丁】处使用顿号,说明“和睦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公共秩序”是并列关系。 (4)文中第④段画波浪线语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加以修改。(2分) 修改: 3.同学们在收集“和文化”资料时,发现传统对联常以“和”为主题。北京孔庙大成殿有一 副对联,下联赞颂的就是“和”的宝贵价值。将下面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齐家治国 ,信斯言也,布在方策①; 率性修道致中和, ,譬之官墙②。 注:①布在方策:意思是一切都是展示在典籍之上。 ②譬之官墙:此处引用典故,意思是找到了正确的入口,就进入宫墙之内。 A.天下平 得其门者 B.平天下 得其门者 C.天下平 各行其道 D.平天下 各行其道 4.下面是初二(1)班四位同学们在“和文化”主题班会上的发言。其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和”就是在和同学们发生争执的时候,不强词夺理,能够真诚地聆听别人的不同观点。 B.在我们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喜欢挑拨离间,致使误会不断,这就是不“和”的表现。 C.有人认为“和”是放弃自己的观点,我对此不以为意,实际上“和”是可以求同存异的。 D.面对风云变幻、纷争迭起的国际形势,“一带一路”的倡议,将为世界和平做出重大贡献。 5.班级书法角为配合本次活动,要张贴一幅“和”字书法作品,请你从下面四幅作品中推荐 一幅,并结合作品的书体特征与上文中“和”的内涵简要说明推荐理由。(2分) 第一幅 王羲之书 第二幅王献之书 第三幅 颜真卿书 第四幅 赵孟頫书 推荐: 理由: 二、古诗文阅读

文档评论(0)

yyons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