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谷氨酸提取的新技术以及清洁生产技术 谷氨酸双结晶技术 首先用发酵液直接等点结晶,谷氨酸一步收率 80% 以上,得到的麸酸质量好,不用转晶可直接用于精制; 提取后的母液除去菌体和可溶性蛋白后浓缩,再经蒸发结晶得到的二次结晶谷氨酸( 以后简称二次谷氨酸) ,谷氨酸二步收率在 70% 以上,总提取收率超过 94% 但二次谷氨酸杂质含量多,颜色深,必须适当纯化后才可精制生产味精。转晶是首选的纯化方法。 谷氨酸双结晶技术关键: 半连续结晶工艺:半连续结晶是连续间歇耦联结晶的简称,它保留了连续结晶和间歇结晶共有的优点。研究结果显示:一步结晶收率>85%,纯度>98%,母液浓度 1.6%。谷氨酸提取无废工艺研究进展毛忠贵1 张建华1 杨玉岭 2(1.江南大学 无锡 214122;2.山东菱花集团 济宁 272073) 二次提取(二次结晶):二次结晶是考虑蒸发消除废水的同时,顺势再结晶,增加主产品谷氨酸收率。关键和难点是从高杂高粘溶液中结晶出颗粒状 α-晶体,便于其后的固液分离。研究结果显示:获得正常 α-晶体,二次收率 60%,湿纯 75%。 固液分离快速。谷氨酸提取无废工艺研究进展毛忠贵1 张建华1 杨玉岭 2(1.江南大学 无锡 214122;2.山东菱花集团 济宁 272073) 提高谷氨酸双结晶产率的核心是提高二次结晶效率。 谷氨酸二次结晶的影响因素: 味精工业下游分离技术案例分析 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它是中国菜肴里运用较多的一种调味剂。 但对于味精的发现是在20世纪初期,。1907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研究员池田菊苗发现了一种,昆布(海带)汤蒸发后留下的棕色晶体,即谷氨酸。这些晶体,尝起来有一种难以描述但很不错的味道。这种味道,池田在许多食物中都能找到踪迹,尤其是在海带中。池田教授将这种味道称为“鲜味”。继而,他为大规模生产谷氨酸晶体的方法申请了专利。池田教授将谷氨酸钠称为“味之素”。这种风靡整个日本的“味之素”,很快传入中国,改名叫“味精”。 味精提取工业的三大阶段: 味精生产工艺流程图 菌种 斜面培养 摇瓶扩大培养 种子罐扩大培养 原料 预处理 水解 过滤 淀粉水解糖 配料 发酵 空气 空气压缩机 冷却 气液分离 过滤除菌 等电点调节 沉淀 离心 粗谷氨酸 溶解 中和制味精 母液 细谷氨酸 除铁 过滤 脱色 浓缩结晶 离心 小结晶 干燥 拌盐粉碎 粉状味精 大结晶 干燥 过滤 成品味精 谷氨酸分离提取工艺技术简介 等电点结晶+离子交换工艺 发酵结束,pH值为6.7—7.0,加入酸,其pH值缓慢下降至pH3.2,使离子态谷氨酸转变为分子态的谷氨酸钠,过饱和的分子结晶、析出。 等电结晶不可能析出所有的谷氨酸,在小于pH3.2的情况下,谷氨酸以GA+的形式存在,使用铵型交换树脂吸附GA+,再洗脱使其进入下批次的结晶罐结晶,从而提高得率。 浓缩等电转晶工艺 此工艺下发酵液不经过除菌体直接浓缩之后加酸或水解液,在高温下始终使谷氨酸成饱和状态,然后一边添加发酵浓缩液,一边添加硫酸或水解液,在大量底料存在的情况下,使溶液始终处于饱和状态并不断析出晶体。 晶体经离心分离洗涤后转晶,最后制成中和液。 温度 加晶种起晶 等电点搅拌20h 静置沉降6h 离心分离 湿谷氨酸 缓慢加酸 发酵液 pH4.0-4.5 (起晶中和点) 停酸育晶2h 盐酸 继续中和至pH3.0-3.2 晶种 谷氨酸 等电点结晶+离子交换工艺 液体 离子交换 结晶 废液 影响结晶的因素 温度对结晶的影响: 晶体类型 α-型结晶: 斜方型,晶体颗粒大,容易沉淀析出,纯度较高。 β-型结晶:鳞片状,晶体比较轻,不易沉淀分 离,往往夹有杂质与胶体结合,成 为“浆子”或者轻质谷氨酸,浮于 液面和母液中,纯度低。 α-型结晶是等电点提取的一种理想的结晶。 结论:30℃以下形成α-型结晶,而且温度越低,其溶解度越小,故将发酵液降温,低温等电点法能提高回收率。 (2)晶种起晶:晶体大且均一,易于沉降,收得率高。 2.起晶与晶种的添加 (3)投放晶种的时机: (1)自然起晶:晶体大小不一,小晶体难于沉降,收得率低. 总结: 自然起晶,pH中和至4.0——4.5时,可作为起晶中和点,应停止加酸,养晶育晶2小时左右,使晶核成长壮大。 过早投放:晶种容易溶化掉 过晚投放:形成更多细小晶核 前期稍快 中期要缓 后期要慢 3.加酸速度的影响 加酸步骤: 开始加酸调pH至 5.0这段时间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教材《经济法基础》.pdf VIP
- 《运筹学》考试题及其答案.docx VIP
- 开题报告: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自动监测及应用研究.docx
- 2024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pdf VIP
- 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护理PPT课件.pptx VIP
- 国家开放大学《创新思维训练与方法》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pdf VIP
- 初中语文作文写作策略指导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IATF16949最新内审检查表整套.xls VIP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石室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及参考答案.pdf
- 重庆医科大学2022-2023学年《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附参考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