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气血津液辨证 运用气血津液理论,去辨别、分析、判断、综合病人的病情资料,从而确定其气、血、津液的具体病机、证型的思维过程和辨证方法,就是气血津液辨证。 第一节 气病辨证 气,最微细的生命物质,各种生命功能活动的体现。气病常先于他病出现。“百病生于气也。”“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一、气虚证 元气不足,脏腑组织机能减退的虚弱证候。 “乏力气短自汗出,纳少声低脉无力” 二、气陷证 概念:气虚无力升举,清阳下陷的证候。 三、气虚不固证 概念:气虚不能固摄精、血、津液的证候。(气虚证发展)。 各种液体耗泄,气虚 四、气脱证 概念:元气衰极而气欲外脱的危急证候(前三证恶化或大汗、大泻、大失血、急性中毒、严重外伤)。 五、气滞证 概念: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所表现的证候。 与食滞鉴别? 六、气逆证 概念:体内气机应降反升或升发太过所表现的证候。多属实证,也有虚实兼夹证。 肺气上逆---咳嗽,气喘,咯痰; 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嗳气,呃逆; 肝气上逆---头目胀痛,眩晕耳鸣,面红目 赤,吐血衄血,甚至晕厥; 冲任气逆---奔豚气,妇女倒经衄血,妊娠恶 阻或胸闷、气急、喉哽等 。 七、气闭证 概念:人体某些脏腑及其官窍的气机闭塞不通所引起的危急证候。 病案1 王某某,男,44岁,教师。1985年10月8日初诊。 主诉:头晕、纳少、腹胀、肛门下坠1年。 病史:平素头晕,气短中神疲乏力,食少腹胀。近1年来讲课过多,纳食更少,自觉肛门坠胀,大便稀薄,且有便意未尽之感,努挣过久则有痔核脱出,须用手托送方能回纳。既往有胃下垂等病史。检查:体瘦,面色晦暗,舌质淡红,苔少,脉弱。 思考讨论题: (1)本案属何证?辨证依据是什么? (2)本病证的主要病变在何脏腑?为什么? (3)试分析本案的病因病机。 病案2 李某,24岁,技术员。1978年5月16日初诊。 主诉:胸胁胀闷1个月、右胁疼痛15天。 病史:上月中旬开始两胁胀闷不舒,本月初又添右胁胀痛,叹气后觉舒,伴头晕、失眠、不欲食、口微苦、大便欠爽、精神不振。自以为患肝炎,经检查肝功能正常,服“维生素E”、“消炎痛”等药品无效。此前有因失恋而致情志抑郁病史。检查:舌苔薄白,脉弦。 思考讨论题: (1)本病例以气血津液辨证属何证型? (2)导致疾病的病因是什么?病变主要在哪一脏? (3)请用脏腑学说及气血津液辨证理论分析其病因病机。 病案3 王某,女,41岁,农民。1985年6月20日初诊。 主诉:胃脘胀闷,呃逆15天。 病史:近15天来觉胃脘胀闷不适,食少纳呆,复因情志抑郁、遂感胸闷不舒,腹胀,时发呃逆。自昨晚起呃逆不止,不能入睡。检查:表情痛苦,呃声连连,舌尖红,苔黄腻,脉弦数。 思考讨论题: (1)此病例属何证型? (2)本例患者的主要病位何在?为什么? (3)请用气血津液辨证理论为主解释各症。 (4)气机不调与哪一脏腑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 第二节 血病辨证 血行脉中,内流脏腑,外注肌肤 一、血虚证 概念:血液亏虚,脏腑百脉失养,表现全身虚弱的证候。 一、血虚证 要点: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失眠、脉细 五白(面、舌、眼睑、口唇、爪甲)+脉细 眩晕心悸面黄白,肢麻舌淡脉细弱 二、血瘀证 概念:脉管内血液运行迟滞,或血溢脉外而停蓄体内所引起的证候。 三、血热证 概念:热(火)邪侵入血分而迫血妄行所表现的证候。 四、血寒证 概念:寒邪客于血脉,凝滞气血,所表现的证候。 病案1 尹某,女,32岁,干部, 1990年7月4日初诊。 主诉:头痛头晕、心悸l个月。 病史:产后1月余,初觉头隐痛不适,饮食减退,后逐渐加重。且感头晕,视物模糊,时有心悸,睡眠多梦,恶露色淡红而清稀。检查:面色无华,唇甲色淡,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思考讨论题: (1)本病例以气血津液辨证属何证型? (2)本例患者的病位主要在哪脏?请归纳病机特点,并分析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 (3)你认为本案应如何治疗?理论依据是什么? 病案2 袁某,男,57岁,干部。1978年11月25日初诊。 主诉:胸痛、心悸反复发作6个月,加重1个月。 病史:反复发作胸痛、心悸已6个月。近1个月来频繁发病,心悸难以人睡,心胸刺痛,痛甚时出冷汗,不能动,但疼痛持续时间不长,并感舌尖发麻,胸部紧闷,神疲乏力,头晕眼花,面色紫暗。某医院做血脂测定、心电图等检查,诊断为“冠心病”。服“潘生丁”、“硝酸甘油”等西药,虽能暂时缓解症状,但仍反复发作。检查:舌质淡,边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无力。 思考讨论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