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珮空归夜月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 思念故乡的幽怨。 画图省识春风面 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统治者的昏庸造成的。 昭君远嫁对她个人来说,毕竟是一种不幸。这种不幸又是怎样造成的呢?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怨恨!这两句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既有对她的赞扬,又有对她的同情。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好像又响起了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这房琯(guǎn)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 昭 君 绝代佳人 入宫见妒 画图省识 远离汉宫 身死异国 环佩空归 (千载之怨) 诗 人 才华横溢 入朝见妒 不分忠佞 无辜遭贬 漂泊西南 有家难归 (深沉怨恨) 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鉴赏咏史诗三步骤 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分析技巧)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主卷土来? 阅读诗歌,简要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课后练习 项羽垓下战败,逃至此地,乌江亭长驾船请他渡过江东。项羽说:“我当年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自刎。 弄清史实 体悟感情 1.杜诗认为项羽还可能卷土重来的原因是什么?王诗认为项羽不可能卷土重来的根据是什么? 杜诗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不灰心,重整旗鼓,再争取胜利也是可能的。 王诗却认为项羽已经众叛亲离,丧尽人心,江东子弟不可能再为他卖力了。 两首诗有何不同之处? 杜牧诗一开始就提出自己的观点,再用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设想做证据宣扬了百折不挠的精神,颇有积极意义。 王安石的诗先分析项羽面临的形势,再针对杜诗的说法,说明项羽人心丧尽,不可能卷土重来。 分析技巧 杜诗用不大肯定的语气来表述,表示推测,实际上是借题发挥。 王诗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两诗末句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学以致用,链接高考 长相思 李 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1、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一重山,两重山”和“菊花开,菊花残”这两句分别是从什么样的角度来表现主题的?请简要回答。 2、有人说作者的内心是凄冷的,也有人说是温暖的,你认为呢?请结合词中意象回答。 1、这首词的主题是相思。“一重山,两重山”是从空间的角度来表达作者与他所思之人距离的遥远。“菊花开,菊花残”是从时间的角度来表达作者与他所思之人分别得长久,从而表达出相思之情的深重。 2、答案一:凄冷。这首词以远山、烟水、枫叶、菊花、塞雁等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清冷的深秋,在这样的深秋中,相思越发深重,内心更为凄冷。 答案二:温暖。“相思枫叶丹”预示着相思的热烈,正因为内心里装着所思之人,而倍感温暖。 * 尾联: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岁至寒冬,晚上家家为亲人赶制冬衣,而诗人却仍旅居外地,听到这声音怎能不起孤苦无依的羁旅伤感之情。 蕴凄苦、思乡之情于刀尺、捣衣声中,含蓄蕴藉,韵味绵长。 寒 砧 寒砧(zhēn),意为“寒风中的捣衣声”,一般是用来烘托一种萧瑟、残败、凄凉的气氛。多与战争相联系,体现军人远征在外,家人绵绵的离恨和思念之情。 砧[zhēn],即捣衣石,又名“女须砧”。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