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3章 中药基础知识 13.1 前言 13.2 中药性能 13.3 中药的配伍和禁忌 13.4 中药的炮制和用量 13.5 给药途径及剂型 13.6 中药煎煮方法 13.7 中药服用方法 13.8 结语 参考文献 科学故事―― 13.1 前言 一切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都意味着阴阳邪正的相互消长,表现为机体(脏腑、经络)功能失常所反映出来的各种病理状态-症状和体征。 药物治疗疾病的基本作用是祛除病邪,消除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状态,以恢复人体健康 。 13.1.1 基本概念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它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这与天然药物有区别。 13.1.2 中药起源 中药的起源很早。大约在原始社会 “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 ” 中药的起源,是我国人民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的结果。 13.1.3 中药产地 中药产地是影响药物性能和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环境、气候、温度、水分、阳光等自然条件的不同,同一种类的药材在不同的地区生产,其质量差异就很大,为此前人十分重视药材的产地。 13.1.4 中药采集 中医来源有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据不完全统计,中药现有一万二千余种,其中植物药一万一千余种,动物药一千一百余种,矿物药八十余种。 由于其来源以植物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来相沿把中药称为“本草”。 各种植物在其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其根、茎、叶、花、果等各个部分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各有不同,药质的优劣,疗效和毒副作用都可能会有很大差异。 所以必须在适宜季节和时间采收。 一般原则是在药用部位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时节采收。 13.2 中药性能 名词解释 中药的性味是指中药的“四气”“五味”。 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性”即药性,“能”即效能,每种中药都有一定的性能。 疾病的属性有寒证、热证;病势有向上、向下、入里;病位有脏腑、经络之不同;病有虚证、实证,故中药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补泻……等特性-性能。 13.2.1 四气 四气,又称四性,是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其药性属于寒性或凉性,一般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 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其药性属于温性或热性,一般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脉、回阳救逆等作用。 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就是:治疗寒性病证应用温热药,治疗热性病证应用寒凉药。 13.2.2 五味 所谓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 辛: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用于治疗外感表证及气滞血瘀的病证。 甘:具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 酸: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遗精遗尿等证。 苦:具有燥湿、清热泻火、降逆等作用,用治湿证、热证、火证及阴虚火旺等证。 咸:具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的作用,多用于瘰疬、瘿瘤、痰核、癥瘕等病证。 淡:具有渗湿利水作用,多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13.2.3 归经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的作用部位。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 杏仁归入肺经 青皮归入肝经 黄连入心、胃经 黄柏入肾经 干姜入肺、脾、胃经 肉桂入肝、肾经 13.2.4 升降沉浮 人体发生疾病,病变部位有上、下、表、里之别;病势有上逆、下陷之异,治疗上就要求药物应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使之有助于调整紊乱的脏腑气机,使之平顺,或因势利导祛邪外出。 病邪在上在表者宜用升浮之药物; 病邪在下在里者宜用沉降之品,旨在药达病所。 病热逆上宜降,病热陷下宜升。 一般来说,味辛甘、气温热的药物,多主升浮; 味酸苦咸,气寒凉的药,多主沉降。 13.2.5 毒性 凡有毒的药物大都作用强烈,或者有副作用,用之不当,可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无毒的药物,性质比较平和,一般无副作用。 认识药物的毒性可了解药物作用的峻缓,可有效地防止药物中毒,并通过炮制、配伍、制剂等手段减轻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以保证用药安全。 13.3 中药的配伍和禁忌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叫作中药的配伍。 中药通过配伍,可以对较复杂的病情予以全面照顾,同时又可利用药物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而获得安全及更高的疗效。 前人把草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药物的七情。 13.3.1 配伍 药物的“七情“,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单行:不用其它药物辅助,依靠单味药发挥作用,如独参汤及其它单方。 相须:两种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质量年终工作总结PPT.pptx
- 高速铁路隧道大机配套施工总结报告.pdf VIP
- 人工智能基础(习题卷8).pdf VIP
- 《跨文化沟通之路》课件.ppt VIP
- NB∕T 47018.4-2022 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 第4部分:埋弧焊钢焊丝和焊剂.pdf
- 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文档全文预览.pdf VIP
- 22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OCR).pdf VIP
- (正式版)H-G-T 4148-2024 工业用三正丙胺.docx VIP
- 人工智能基础(习题卷11).pdf VIP
- Excel表格使用技巧大全(整理) 精编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