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人工泥鳅养殖技术要点
目前人工养殖泥鳅的方法越来越多,但是大家都很盲目不知道从何来着手养殖,怎么来提高经济价值。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泥鳅养殖的全过程。希望给大家有所帮助。
亲鱼的培育
亲鱼培育池用水泥池或者土池都可以,面积一般在300至600立方米,池底淤泥厚15cm左右,水深50cm。泥鳅亲鱼可选择天然捕捞、市场购买或人工繁殖的个体,要求无病无伤、体质健壮。培育池中经常可以冲入新水,并保持水质良好。培育池中可以放入一些水草,以利于遮阳避光。除使池水保持肥、爽以外,还要注意人工配合饲料的投喂,将饲料至于饲料台上,供给亲鱼摄食,日投量一般为泥鳅的5%左右。为了使亲鱼摄食均匀,最还坚持每天上午九点和下午六点时投喂两次,并及时清除饲料台上的残余饵料。
1、亲鱼的选择 用作催产的泥鳅亲鱼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各鳍完整,年龄在2-4龄之间,雌鱼体长在10-15厘米,体重16-30克,雄泥鳅体长8-12厘米,体重10-15克。雄雌鉴别时,雌泥鳅胸鳍短而宽,末端钝圆,呈舌状腹部丰满圆润,富有弹性,腹部明显向外突出,将雌泥鳅腹部朝上则可看到明显的卵巢轮廓,生殖孔圆形外翻,呈粉红色,雄泥鳅胸鳍较狭长,末端较尖,呈镰刀状,最外侧2-3根鳍条末端向上翻,生殖孔狭长凹陷,呈暗红色,轻挤腹部则流出乳白色精液。雌雄比例一般掌握在1:2左右。
2、亲泥鳅培育 泥鳅是杂食性鱼类,培育亲鱼时应该多喂动物性饲料。常用的动物性饲料有蚯蚓、蚕蛹、鱼粉等青鱼培育池中设置有饲料盘,将饲料放置盘上后沉入水底,任凭泥鳅自由摄食,每天的投喂量依据天气、水质、水温的变化而不同,每天投喂两到三次,每次投喂量以一小时吃完为度,要注意营养均衡,动物性饲料与植物性饲料搭配投喂。
二、人工催产与孵化
1、催产 选择熟化程度较好的雌性泥鳅和雄性泥鳅进行人工催产。催产药物采用绒毛膜性腺激素,每克体重雌鱼的注射剂量为20国际单位-40国际单位,雄鱼注射剂量减半。一次性注射,注射部位为背鳍基部肌肉。雌雄比例为1:2后1:3.注射时间多选择在晚上7点左右。注射后的亲鱼立即放入挂有鱼巢的孵化池或孵化网箱中,在水温25℃左右时药物注射12小时后可发情,此时进行人工授精,首先将雄鱼的精液挤出,再将卵子挤入器皿中,并用羽毛轻轻搅拌,用水冲洗后将受精卵轻撒在鱼巢上,不要轻易翻动鱼巢。
2、孵化 将附有受精卵卵粒的鱼巢放在孵化池中,孵化密度要适宜,如果是静水池则还需充气,以保证受精卵孵化时所需的充足的溶解氧含量。充气量大小与受精卵孵化时的密度有关,如果鱼巢防治密度较稀,受精卵卵质好,充气量可以小一些;反之充气量要大一些。在水温25℃左右时,受精卵经过30小时孵化后,稚鱼可以破膜,在精心管理下孵化率一般可达80%左右。仔鱼破膜三天后,应立即清洗鱼巢,将仔鱼移入水质好的培育池中暂养,暂养时要喂熟蛋黄,每10万尾鱼苗喂一个蛋黄,日投量两次,蛋黄需用手捏碎后经120目筛绢后再投喂,且第二天投喂前要清除残渣,同时向培育池中加入新水,然后再投喂。仔鱼高密度暂养时间一般为5天,以后可转入池塘饲养。
三、苗种的培育
1、池塘条件 苗种培育以土池为好,面积以30-100立方米为宜,池深40-60厘米,并在池中开挖鱼溜,以利于泥鳅栖息和避暑防寒。池埂与池底夯实,进口水与排水口设拦鱼网,池底铺垫15-20厘米后的淤泥层,池中投放浮萍,浮萍的覆盖面积约占土池总面积的1/4.
2、清塘肥水 鳅苗下池前10天,用20-30千克每亩的生石灰带水清塘消毒。消毒后施入300-400千克每亩经过腐熟的人畜粪作基肥培育水质,池水加深30厘米,待水色变绿、池水透明度达15-20厘米后即可投放鳅苗。
3、苗种放养 鳅苗破膜第二天便开口摄食,饲养3-5天后体长7毫米左右,卵黄囊消失,营外源性营养,可自由平泳,此时可下池进入苗种培育阶段鳅苗的放养密度可以800-1000尾每立方米为宜,有微流水条件可适当增加放养密度。注意,同一培育池中要放养同批、孵化规格一致的鳅苗,以确保苗种的均衡成长和培育成活率。
4、饲养管理 刚下池的鳅苗,对饲料有较强的选择性,所以需要培育轮虫、小型浮游植物等适口的饵料生物。饵料生物用50目标准筛绢过滤后,沿池边投喂,并适当投喂熟蛋黄、鱼粉、奶粉、豆饼等精饲料。同时,在饲料中逐步增加泥鳅水花配合饲料的比重,使鳅苗逐渐适应人工配合饲料。投喂配合饲料时,应将饲料投放在离池底5厘米左右的饲料台上,切忌撒投。培育初期,日投量为鳅苗总量的2%-5%。培育后期,日投量为鳅苗总量的8%-10%。饲养一个月以后,鳅苗体长达3-4厘米,开始有钻泥习性,即可转入成鳅养殖。
四、成鳅养殖
1、池塘建设 选择避风向阳、引水方便、弱碱性底质、无农药污染的地方建池,水泥池或土池均可,面积为3-5亩,池深0.7-1米。土池池壁需用砖、石块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