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我校教师参与的成果拟申报2018-2019年度
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的公示
根据中国农学会《关于2018-2019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的推荐工作的通知》{农学(人评)【2018】6号},我校高三基等老师参与的成果“甘蔗减肥增效及绿色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拟申报2018-2019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现将该项目的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具体附后)。
公示期为2019年3月28日至4月3日。任何单位或个人可在公示期内以信函或传真方式对公示内容提出书面异议。异议材料须注明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其真实性由提出异议的单位与个人负责。对匿名或无具体事实根据的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方式:校纪委办校科研院
?? 福建农林大学
??
2019年3月28日
附件:
项目名称
甘蔗减肥增效及绿色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具体计划(基金)来源与名称
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营养管理与土壤肥料岗位:nycytx-024-01-12
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抗性鉴定岗位:CARS-20-2-4
主要完成单位
1.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2.福建农林大学
3.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湛江甘蔗研究中心
4.丰林农业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
(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若相同只写一个单位)
1.江永, 研究员,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主要贡献:文章:5,6,7,8,9,10;专利4
2.敖俊华,研究员 ,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主要贡献:文章:5,6,7,8,9,10;专利4
3.高三基,研究员,福建农林大学,主要贡献:文章:1,2,3,4;专利1,2,3;标准6
4.杨俊贤,研究员,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湛江甘蔗研究中心,主要贡献:文章11;专利5
5.周文灵,高级农艺 ,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主要贡献:主要贡献:文章: 7,8,9,10;专利4
6.陈迪文,副研究员, 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主要贡献:文章: 7,8,9,10;专利4
7.黄莹,高级农艺师 ,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主要贡献:文章: 7,8,9,10;专利4
8.卢颖林,研究员 ,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主要贡献:文章: 7,8,9,10;专利4
9. 傅华英,实验师,福建农林大学,主要贡献:文章: 2,3,4;专利1,2,3;标准6
10. 沈大春,农艺师,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主要贡献:文章9,10
11.谢江江,农艺师,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湛江甘蔗研究中心,主要贡献:文章11;专利5
12.黄振瑞,研究员 ,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主要贡献:文章:5,6,7,8,9,10;专利4
13.李奇伟,研究员 ,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主要贡献:文章:5,6,7,8,9,10;专利4
14 陈如凯,教授,福建农林大学,主要贡献:文章: 2,3,4;专利1,2,3;标准6
15.杨代兵, 丰林农业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主要贡献:肥料登记7,8,9,10
项目简介
甘蔗是我国最重要的糖料作物,年种植2000多万亩,产糖1300多万吨,工农业产值超2000亿元。我国甘蔗主要种植在华南、西南等边远经济欠发达地区,面临栽培技术落后、季节性干旱、农用化学品投入大、地力退化严重及肥效低等生产症结,使得我国甘蔗低产、产业低效、农民种植效益低。因此,针对我国甘蔗产业症结,研发推广甘蔗化肥减量增效及绿色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对保障我国食糖安全、实施乡村振兴计划,促进农民增收脱贫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成果综合运用作物耕作栽培学、植物病害绿色防控等理论,创新集成甘蔗品种营养调控、蔗叶循环利用、全膜覆盖栽培、病虫安全防控等甘蔗绿色高效生产技术,解决甘蔗低产低效的瓶颈问题,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环境生态友好发展。
主要技术创新内容如下:
1、国内率先开展以甘蔗主栽品种为核心的营养调控技术,将植株诊断与现代仪器分析相结合,研发出高通量甘蔗营养快速诊断技术,建立起施肥指标体系,开发甘蔗专用肥配方4个并产业化,为甘蔗减肥增效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
2、创建“蔗叶覆盖+糖蜜酒精废液定量回田”及“地膜全覆盖”减肥轻简栽培模式。创建“蔗叶覆盖+糖蜜酒精废液定量回田”节肥省工栽培技术模式,解决蔗田土壤有机补偿难点,实现土壤有机质五年提升0.62%(绝对值),容重下降0.15g/cm3,甘蔗单产提高0.86吨/亩,探索出高强度种植条件下甘蔗轻简节本、资源高效、地力提升的绿色栽培模式;创建甘蔗全覆盖栽培模式,解决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建筑施工技术》课件——厨房及卫生间防水工程施工.ppt VIP
-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EPC项目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
- 第十二届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职业技能信号工竞赛理论题库(800题)及答案.docx
- 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及用法ppt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pptx
- 湖仓一体构建企业数字化基座.pdf VIP
- 超星尔雅学习通《欧洲文明的现代历程(复旦大学)》章节测试答案.docx
- 父母育儿压力量表(PSI).docx
- 中国的剪纸艺术(中英文).ppt
- LEVEL简谱钢琴谱 简谱双手数字完整版原版.pdf
- 1总体概述:施工组织总体设想、方案针对性及施工标段划分.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