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爱因斯坦与艺术 赵鑫珊:现在上海社科院从事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到2004年,出书46本,内容涉及哲学、诗歌、音乐、量子物理学、数学、建筑……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 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1879年3月14日在德国小城乌尔姆出生,他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爱因斯坦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他的父亲是位平静、温顺的好心人,爱好文学和数学。他的母亲个性较强,喜爱音乐,并影响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从六岁起学小提琴,从此小提琴成为他的终生伴侣。爱因斯坦的父母对他有着良好的影响和家庭教育,家中弥漫着自由的精神和祥和的气氛。 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毕业后即失业。在朋友的帮助下,才在瑞士联邦专利局找到工作。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1909年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大学教授,两年后任德国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柏林大学教授,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2年受希特勒迫害离开德国,1933年10月定居美国。 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爱因斯坦与艺术? 爱因斯坦在人们眼中是科学家的代表 本文探讨的中心话题其实是: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本文是通过探讨伟大科学家与艺术的关系来揭示这一关系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 科学与艺术是互补的、统一的,加深我们对艺术本质的认识。 本文是通过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来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与统一性。 划分层次,明晰结构 第一部分:⑴—⑷ 揭示文章的基本内容。通过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与统一性。(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⑸—⒃ ⒄—⒅ 第二部分:⑸--⒃ 列举爱因斯坦热爱音乐、崇尚文学的生动事例,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三部分:⒄--⒅ 揭示主题,表明本文的写作现实意义。 从5-16看,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与统一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6音乐对它的科学创见和思想闪光往往起了催化作用。(艺术对科学的催化作用) 7科学的美和艺术的美是相通的,是缺一不可的。 9、10对于艺术的追求与对于科学的追求一样,是出于精神生命的需要(达到真、善、美),且没有终点 12文学艺术有能提高人们精神境界的伦理价值,且在这方面的作用要胜过科学。(艺术与科学有共同的追求目标:探知未知) 15科学与艺术体现了一种绝对和谐的美。(美感是相通的) 16科学与艺术都要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心理背景,它们是相通的。 艺术与科学相通(统一性) 都蕴含真善美 追求的原动力一样,都是出于精神生命的需要(真善美) 目标相同,探索未知世界,且无止境 都体现一种绝对和谐的美 都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心理背景 互补性 6艺术对科学创见的催化作用 7科学的美和艺术的美是缺一不可的。 12文学艺术有能提高人们精神境界的伦理价值,且在这方面的作用要胜过科学。 他,推崇西方古典音乐,尤其酷爱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 他,造诣于小提琴——优美、和谐、充满想象力——催化科学创见和思想闪光 他,倾心于钢琴——描绘物理学优美的图景——扣人心弦的乐曲 ——作用:旨在说明艺术对科学创见与思想闪光起到催化作用;科学的美和艺术的美是相通的,是缺一不可的。 5-7爱因斯坦与音乐 8-14爱因斯坦与文学 他,推崇文学,热爱莎士比亚、歌德、海涅、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肖伯纳 他,朗诵海涅的《哈尔茨山游记》 他,崇拜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给予我的东西比任何科学家给予我的都要多,比高斯还多!” 他,极力推崇文学艺术;共鸣卡夫卡——认为——确信——宣称 ——作用:旨在说明爱因斯坦已将文学当作精神生命的需要,并深深懂得了文学的伦理价值,从而也证明了科学与艺术是以探知未知为追求目标,需要不断追求;两者相互补充,无法替代。 15-16爱因斯坦看科学与艺术 体现了一种绝对和谐的美(对接受者而言) 都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心理背景(对发现发明者而言) ——作用:进一步揭示科学与艺术之间紧密而深远的内在关系,也揭示了这位科学巨匠酷爱音乐与文学的缘由 第三部分17-18段 (揭示科学与艺术的统一性与互补性,加深我们对艺术本质的认识。) 希望有志于科学研究者能够多接触文学艺术,提高艺术素养。 同时也希望社会能够为他们创设一个更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 表明写作意图: 写作背景 20岁那年,我读到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汤川秀树的一本物理书。在扉页上,作者用庄子的一句名言作为题记:“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这给了我的精神双重的震撼。第一重震撼当然是这句各样本身所具有的气魄。研究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的人当拥有这般审视天地之大美得心胸,这才是自然科学研究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利用DEFORM-3D模拟镦粗锻造.doc VIP
- 08 威科夫进阶课程.pdf VIP
- CB 673-2020 出入舱口盖规范.pdf
- GA_T 1788.1-2021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doc VIP
- 大体积混凝土监理实施细则.docx VIP
- (正式版)D-L∕T 343-2010 额定电压66kV~22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GIS终端安装规程.docx VIP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培训.ppt VIP
- GPS33E巨人通力调试说明书.pdf VIP
- 重大接待保障措施(环卫作业).doc VIP
- 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20201016014015).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