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学校).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年号知多少? 年号,即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按惯例,新君即位大多会颁行新年号,称为改元。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年号为建元(前140年—前135年)。 明代以前,一位皇帝在位时,往往多次改元。至明代,基本都是一帝一号,因此也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例如永乐帝等。 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是清圣祖玄烨的年号“康熙”,长达61年;其次是清高宗弘历的年号“乾隆”,共60年。清末所用的“宣统”为我国最后的年号。 谥号,为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谥号的选定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 上谥(褒谥),表扬类谥号,如 “文”,表示“经纬天地” 下谥(恶谥),批评类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 平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怀”表示“慈仁短折”。 4.称谥号 扬善赋简曰圣。 敬宾厚礼曰圣。 照临四方曰明。 经纬天地曰文。 慈惠爱民曰文。 刚彊直理曰武。 威彊敌德曰武。 克定祸乱曰武。 外内从乱曰荒。 好乐怠政曰荒。 不勤成名曰灵。 好祭鬼怪曰灵。 杀戮无辜曰厉。 壅遏不通曰幽。 动祭乱常曰幽。 去礼远众曰炀。 谥 法 表 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文帝;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一般来说,凡称某某祖、某某宗的就是庙号,凡称某某帝的便是谥号。但在历史各阶段习惯上的称呼又有些不同。唐朝以前,一般都只称“谥号”,如汉光武帝、魏武帝、隋炀帝等。唐朝以后,一般都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明神宗等。不过在这期间,也有称谥号的,如唐玄宗李隆基的庙号是“玄宗”,谥号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这中间关键的是“明”字,因而唐玄宗又被称为“唐明皇”。 明朝中叶后,帝王的称号多数以年号来称呼。如明朝末年皇帝朱由检,人们都叫他“崇祯”,“崇祯”就是他的年号。到了清朝,皇帝也都以年号相称,如康熙、乾隆、光绪等。 怎么区分“庙号”和“谥号”? (二)通常的称谓常识 1.直称姓名 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2.称字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等。 3.称号 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 4.称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5.称斋名 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 6.称籍贯 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 7.称郡望 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8.称官名 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苏轼曾任端明殿翰林学士,被称为苏学士。 9.称爵名 如《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明初朱元璋的大臣刘基封爵诚意伯,人们以诚意伯相称。 10.称官地 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再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 11.兼称 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和字。 (1)王侯自称。如朕、寡人、孤、不谷等。《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赤壁之战》: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 (2)臣子自称。如臣、老臣等。《鸿门宴》:“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3)一般人自称。如仆、愚、某、小

文档评论(0)

jyr0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