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8学年春八年级下册物理学练优精品教案全集.doc

【人教版】2018学年春八年级下册物理学练优精品教案全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TOC \o 1-1 \h \u 8667 第七章 力 1 7939 第八章 运动和力 16 9683 第九章 压强 34 31355 第十章 浮力 57 21870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71 15686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85 第 PAGE 1 页 第七章 力 第1课时 力及力的作用效果 eq \x(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生活中各种与力相关的现象。 2.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感知力的大小。 3.探究力的作用效果。 eq \x(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图片、实验现象或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感受力的特点,从而认识力的两种作用效果。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力学现象,自己设计实验,掌握转换法(微小力使物体形变的放大方法)的应用,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eq \x(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乐于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情趣。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eq \x(教学重点) 1.认识力的概念,分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eq \x(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对力产生的效果会进行判断。 eq \x(教具准备) 两个蹄形磁铁和两个小车、大头针、两根弹簧、篮球、小钢球、刻度尺、多媒体课件等。 一、情景引入 投影“神舟十一号”发射时的照片,提出问题:火箭为什么能离开地球,遨游太空,实现我国的飞天梦?(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提到“力”这个字。如一个人推了别人一下,就有了推力;同学们上课要集中注意力;要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等。 老师提问:“力”这个字大家太熟悉了,同学们知道有关“力”字的词语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力量、力气、能力、理解力、战斗力、“给力”、力不从心、力所能及、身体力行、身强力壮、力争上游、四肢无力…… 在同学们说出的这么多的“力”中,力的含义各不相同。在物理学中,“力”又是什么呢?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与生活中所说的很多“力”有很大的区别。那么,在物理学中,究竟什么是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力是什么 1.展示并罗列现象。 用多媒体课件上的图片展示日常生活中、体育活动中以及工农业生产中与力有关的现象。 学生思考问题:在力的现象中,会涉及几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时,物体间是否必须相互接触? (1)日常生活中:手拍打桌子,左手拍右手(学生实验),人推车……(学生举例) 小结:在这些力现象中,都涉及两个物体。 (2)体育运动中:足球运动员踢球,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排球运动员托球……(学生举例) 上面这些实例中的力都与人有关,都伴随着肌肉紧张,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 提问:如果没有人是不是就没有力的作用呢? (3)工农业生产中:汽车拉拖车,起重机吊货物……(学生举例) 以上的例子都存在力的作用,并且物体均是直接接触的。由此可见,没有人的参与,也可以有力的作用。 提问: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有没有力的作用呢? 演示实验:磁铁吸引大头针……(学生举例) 小结: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有力的作用。 2.活动一:体验力。 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物品互相设计并展示几个力,并仔细体验(也可举出生活中的实例)。看哪一组设计得又多又好,并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例 手搬桌子 手 搬 桌子 1 蚂蚁搬运食物 蚂蚁 搬运 食物 2 运动员举起杠铃 运动员 举起 杠铃 3 牛拉犁 牛 拉 犁 4 磁铁吸引大头针 磁铁 吸引 大头针 【说出你的体会】要想有力的话,需满足什么条件? 思考: (1)力不可以(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物体而存在。 (2)力产生时两个物体不一定(选填“一定”或“不一定”)相互接触。 3.归纳总结。 以上现象的共同点:物体-作用-物体。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推、拉、挤、打击、吸引、举起、排斥等都是对作用的具体描绘。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4.提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概念。 一个力必与两个物体有关,对一个力来说,一定有施力物体也一定有受力物体。让学生举例,并指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加深对“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的理解。如人用绳子提桶时,对于桶而言,谁是施力物体?是手还是绳子? 5.力的单位。 为了描述力的大小,在物理学中对力的单位作出规定: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感受1N的大小:让学生用手托起一个苹果,手对苹果施加的力大约是1N;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 探究点二:力的作用效果 物理学中,人们常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认识和描述力。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用手将弹簧拉长,用手压皮球。 学生实验:学生用手使刻度尺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jihua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