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居住小区竖向设计.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竖向设计图图例 六 建筑布置与地形 1.建筑布置原则 ①建筑设计应结合地形条件。地形复杂、坡度较大的基地,建筑体量不宜过大过长。 ②建筑布置应注意结合地形、利用地形,造成丰富错落的建筑形体,合理缩小房屋间距,恰当组织入口,以提高层数、节约用地、方便使用。 ③山地、丘陵地区建筑群布置切忌追求对称、规整和平面形式,应以结合地形自由灵活布置为佳。 ④地形起伏的建筑群布置,应考虑各建筑之间因高程不同形成各自的屋脊、沿口、门窗、阳台、地面等透视关系的秩序感,避免杂乱无章。 1 平行 2 与等高线斜交 3 垂直等高线 4 混合布置 1 行列布置,呆板,土方量大 2 结合地形布置,生动活泼,经济合理 提高勒脚:将建筑物提高到相同标高 筑 台:挖、填基地形成平整的台地 错 层:将建筑相同设计成不同标高。常利用双跑楼梯使室内错半层 条件:垂直等高线布置:8% 平行登高线布置:10~15% 条件:垂直等高线布置:10% 平行登高线布置:12~20% 条件:垂直等高线布置:4~8% 平行登高线布置:15~25% 跌 落:建筑垂直等高线布置,以单元或开间为单位,顺坡势处理成台阶状。 掉 层:错层或跌落的高差等于建筑层高时的特殊情况。 错 跌:垂直等高线,逐层或隔层沿水平方向错动或重迭形成台状。 条件:垂直等高线布置:4~8% 平行登高线布置:不行 条件:垂直等高线布置:20~35% 平行登高线布置:45~65% 条件:垂直等高线布置:50~80% 平行登高线布置:不行 七 道路、广场和场地的竖向设计 1.道路与地形的配合 ①道路应尽量结合地形布置,使之有合适的坡度,利于行车、步行和排水,并和两侧的建筑、场地有方便的联系,不必追求平面形式,以减少土方工程量。 ②主要道路应沿平缓的坡地或谷地布置。次要道路坡度可以稍大些。步行道坡度在5~10%时,应有防滑措施或局部加设踏级。踏级数每处不宜少于三级,并应在材料或色彩卜和坡道有所区别。10%的地形宜采用步行踏级。 ③丘陵、山区应充分利用地形组织立交和垂直交通。遭路横断面设计也可采用不对称和不同标高的断面形式。 环形道路 S型道路 树形道路 坡地上的S形道路。 多台阶的坡。 2.道路竖向设计 ①道路的竖向设计应结合地形,符合纵断面、横断面设计的技术要求。包括纵坡、横坡、坡长限制、宽度、转弯半径、竖曲线半径、视距等,并考虑行车和行人的视野景观。 ②居住区的主要道路均应先作纵、横断面设计。小区主要道路可视地形复杂程度决定,一般地形平缓的,可作简单的纵断面设计方案,确定控制点标高,然后进行道路设计等高线的绘制。小路通常根据排水要求对竖向作简便的设计考虑。横断面多用单坡。 ③道路交叉口的竖向设计因地形及道路交叉的主次状况不同而有多种处理形式。主要原则是保证主要道路纵坡不变或少变,以利行车顺畅;同时,要避免交叉口积水,并尽量使地面雨水不汇流过交叉口前的人行横道线。 3.广场竖向设计 广场按其性质、使用要求、空间组织和地形特点,可设计成多种竖向形式。在一个平面上的广场,竖向设计形式有单坡、双坡和多坡几种。下沉广场和多台广场不同高程的地面用挡土墙、台阶和斜坡等衔接过渡,使广场更生动有趣,适合人们活动、散步、游憩。 4.场地、绿地的竖向设计 ①同一场地可以设计成不同的竖向形式,以满足使用要求和景观效果。 ②绿地以自然起伏更生动宜人。 ③宅旁用地的竖向设计要注意排水组织,防止地面雨水排向建筑,影响建筑的使用和基础的稳定。 八 台阶、边坡、挡土墙、排水明沟 山地、丘陵地区的竖向设计,在处理不同标高的场地、道路、绿地之间的衔接时,常用台阶、边坡和挡土墙。排除地面水有时用明沟。 1.台阶、坡道 ①台阶是步行联系室外不同高程地面的主要手段,它的布置和设计对于室外环境的美化、点缀起着重要的作用。曲线形、折线形和台阶与坡道的结合布置,能形成活泼、生动、富有情趣的室外景观。 ②台阶的踏步高不宜超过150cm,踏步宽不宜小于300cm。台阶的连续踏级数最好不超过20级。20级以上时,应在中间设休息平台。宽度不大而踏级数超过40级的台阶,不宜设计成一条直线,应在中间利用休息平台作错位或方向转折,以利于行走安全和消除行人心理上的紧张、单调感。 ③台阶应在其一侧或两侧布置小坡道,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