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图片型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
湖南 肖瑾 王幼平
肖 瑾:
联系地址: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第一中学
邮政编码:424500
Email : jhyzxj229@163.com
电 话:王幼平:
联系地址: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盘江中学
邮政编码:424500
电 话:历史图片型材料解析题以历史题材为画面,以历史事件为素材,以直观信息为纽带,以直接、清楚、生动、有趣等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这种题型是传统的材料题与图片信息题相结合的产物,其图片材料包括图画(如人物图、文物图、漫画等)、图表(如数字表格、公式、统计图、饼状图、拄状图、曲线图等)、地图(如形势图、布局图、分布图、疆域图、交通路线图)等,这些材料因从单一文字形式转为图文并茂、图画表格等形式而成为近年来高考之新宠,在客观或主观题中屡屡亮相,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之余,也令考生惊慌失措,尤其是主观题往往使考生难以下手,要么空手而归,要么只抓住一鳞半爪或浮于表面,得分率极低。因此在高考中如何审题,如何作答对所有考生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现结合我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体会,谈谈图片型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
【典例精析】(2009年高考上海历史32题)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观察下列一组图片,回答问题。
(1)按照英国清教徒革命的发展进程将上述图像排序,并据此概述革命期间的政体变化。
(2)詹姆士一世和玛丽、威廉一世的权力一样吗?说明理由。
(3)为什么历史学家说图像是“可视的历史”?
一、读,即审读材料,这是解题的出发点。图片型材料解析题通常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提示部分,由图片型材料构成;第二部分是设问部分,根据图片材料相应地提出若干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解答。
审读材料首先要审读设问,理解试题的考试要求,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在图片型材料解析题中,一般是一个问题对应一则材料,因此不要急于去读材料,可以看一个小问读一则材料,这样可以节省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审读设问时,要注意设问中提到的时间、人物、事件、国家,注意一些引导性、限制性词语对问题的回答作出限制要求,如“依据材料概括提炼”,“根据材料……谈谈认识”,“综合材料……得出结论”,“比较材料……”等。这些限制词语大体上代表了设问内容的本质含义和考查的能力要求,可以判断是否详读、略读或不读材料,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如例题(附后)(1)“英国”、“ 清教徒革命”、“发展进程……图像排序”、“……革命期间的政体变化”是设问中所提供的有效信息。
其次是审读图片材料,理解试题提供的图片材料,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要带着设问仔细审读图片材料的标题、内容、按语与注释,揭示图形所反映的内容间的关系,体会命题意图,注意限定范围,把握解题方向。如例题(1)就是要审读图片①②③④的标题及图形内容之间所反映的关系;例题(2)就是要揭示③④图片中的人物所反映的属性关系;例题(3)虽然属于历史基本素养的考查,但可根据图片材料前面的按语,结合图像,从历史资料与历史解释的视角回答。
二、找,即寻找联系,这是解题的关键点。“找”就是从图片材料中找取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它往往是与“读”交织在一起的,而且方向是一致的,无需将两者截然分开。怎么去“找”呢?
首先要从图片材料内容本身找取解题的突破口。图片材料的出处、提示性文字、时间、国别、作者、背景等信息,能给学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找出图片材料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确认图片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特别有时能起到“得来全不费工夫”之效。如例题(1),通过审读图片①②③④标题及内容,联系学习的课本知识进行迁移,可以找取解题的突破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其次要找出图片材料与教材的关联点。历史学科考查的是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试题虽然是新材料、新情景和新设问,但迄今为止,任何一道材料题的解答,不管材料多新,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关联,“貌离神合”于课本知识。这里的关联一是指试题以课本知识为背景或依托,二是指试题的一两处设问需用课本知识来回答或确定大方向。确定了材料与课本的某个或某方面重要知识的关联,这样材料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回答问题就不难了,甚至有的设问可以在课本中“对号入座”。 如例题(1),英国清教徒革命在课本相关知识中涉及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合图片材料,第一问图像排序回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即可,政体的变化要与图像排序关联,不要混淆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事件的发展。
再次要找出图片材料与设问的关联点,体会命题者的意图。读图片材料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11 T 527-2021 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docx
- 国开2020年秋《计算机绘图(本)》形考任务检测1-6.docx
- 全国班主任比赛一等奖《班主任经验交流》课件模板.pptx
- 如何做好妇产科科室管理.pptx
-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技术》课件.ppt VIP
-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名篇名句默写模考题练习(共九组,附参考答案).doc
- 《压力性损伤》课件.pptx VIP
- 2025年高级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叉车司机)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资料(浓缩300题).pdf
-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从临床到护理的全流程管理.pptx VIP
- 2025年中级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叉车司机)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