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不同术式对颈段骨折伴脊髓损伤的影响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8例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前后路组给予前路减压、后路固定手术治疗,单纯前路组给予前路减压及固定,单纯后路组给予后路减压及固定,观察疗效。结果: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评分比较P
关键词:颈椎骨折;脊髓损伤;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3-0024-02
随着交通事故的频发,脊髓损伤越来越多。近十几年来由于对脊髓损伤的机制,病理生理研究及药物,基因,手术,康复治疗等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早在1999年Kakulas(1999)将SCI的病理过程分为早、中、晚3期[1]。而颈椎骨折造成颈髓损伤的发生率高,致残率高,易造成高位截瘫,治疗效果不理想,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当颈髓损伤,存在脊柱稳定性丧失或有骨片/异物持续压迫的情形并有脊髓出血、水肿、受压,多数学者主张通过手术解除压迫,同时对骨折进行整复固定,并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为脊髓神经恢复及早期康复创造条件。笔者从2009年5月~2012年6月采用手术方式治疗该病,在临床上有一定体会,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患者全部来自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住院部,共48例,其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16~60岁,平均382岁;车祸伤28例,高处坠落伤9例,重物砸伤11例。颈椎损伤节段C3~C4椎体15例,C5~C6椎体18例,C7~T1椎体15例,两节段损伤者28例。根据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A级14例,B级16例,C级18例。
12纳入标准①年龄16~60岁之间,能够承受较大手术者,男女不限;②术前脊髓损伤严重,Frankel分级在A~C级;③X线、CT、MRI提示椎管内占位50%;④伤椎塌陷40%;⑤根据椎体滑移Meyerding分级颈椎滑移在Ⅲ°~Ⅴ°。
13排除标准排除凝血功能障碍、结核、肿瘤、严重感染及伴随严重心脑血管等内科疾病者。
2治疗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进行临床研究,试验对象随机分为3组:前后路手术组、前路手术组和后路手术组。
21基础治疗颈部颈托制动,术后患者均行气管切开,雾化稀释痰液,术后使用抗生素、脱水剂及激素冲击治疗,术后24h定时翻身、气管切开护理,必要时吸痰,适量功能锻炼,按摩双下肢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22前后路手术组本组12例患者,先俯卧位行颈椎后路手术,后正中切口,暴露伤椎及相邻上下椎体棘突及相应椎板侧块、侧块区,侧块螺钉固定或棘突间线缆、钢丝固定;再行伤椎全椎板减压并探查椎管解除后路占位(如有脱位者行牵引复位),C型臂透视满意后,冲洗伤口并逐层缝合,放置引流条包扎后,再行颈椎前路手术:仰卧位,做胸锁乳突肌内侧缘斜切口,彻底清除伤椎椎间盘、上下终板及椎体后缘占位,依情况置入钛网,反复冲洗伤口并安装引流管后逐层缝合。
23前路手术组本组18例患者,仰卧位,做常规颈椎前路切口暴露椎体,即胸锁乳突肌内侧缘斜切口,拨开周围组织,行侧块螺钉固定,彻底清除伤椎椎间盘、上下终板及椎体后缘占位,依情况置入钛网,反复冲洗伤口并安装引流管后逐层缝合。
24后路手术组本组18例患者,俯卧位,后正中切口,暴露伤椎及相邻上下椎体棘突及相应椎板侧块、侧块区,行侧块螺钉固定或棘突间线缆、钢丝固定,伤椎全椎板减压并探查椎管解除后路占位(如有脱位者行牵引复位)。
3观察结果
31观察指标患者术前及术后12月的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改善及日本骨科年会JOA(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制定的脊髓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对比。
32随访结果纳入4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未出现脱落病例,随访10~24个月,术后随访X线片提示未出现内固定及钛网松动与断裂等并发症,颈椎生理曲度存在,颈椎稳定性良好,融合节段骨性融合。术后肺部感染2例,对症处理后感染控制,无声哑、吞咽困难等表现。术后前后路组患者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较单纯前路或后路组平均提高05~1级均获不同程度改善。
4讨论
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多数学者主张“尽早复位、恢复颈椎正常排列、充分减压、恢复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坚强内固定重建颈椎稳定性”的手术目的[2]。其目前手术方式多采用单纯前路或者后路手术入路,往往不能达到充分减压和恢复脊柱稳定的临床目的[3]。虽然单纯颈椎后路手术,椎板切除、椎管探查减压,虽然较大程度解除椎管占位,达到脊髓减压的要求,但椎体不能满意复位,颈椎前中柱稳定性丧失;单纯颈椎前路手术,较大程度恢复脊柱的正常序列及稳定性,脊髓未能得到彻底减压,颈椎后柱稳定性丧失。目前临床上单纯前路或者后路手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