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项目
申报书
(2012年度)
项目名称: 荔波县捞村乡巴平村香猪养殖项目
申报单位: 荔波县扶贫开发局
申报时间: 2012年9月
目 录
项目概要…………………………………………………3
项目申请理由和条件…………………………………..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5-6
市场分析…………………………………………………6
产业组织形式……………………………………………7
避险能力………………………………………………6-7
建设内容及规模…………………………………………7
项目申请依据……………………………………………7
项目技术标准和技术路径………………………….7—8
投资概算和资金来源……………………………………9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9
项目综合效益分析………………………………………10
社会效益…………………………………………………10
生态效益…………………………………………………10
综合结论…………………………………………………11
项 目 概 要
项目名称:
项目实施单位:
项目实施单位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项目主管单位:
项目主管单位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技术依托单位:贵州省农科院、荔波县畜牧水产发展促进中心
技术依托单位技术负责人: 联系电话:
项目建设性质: [填“新建”或“续建”]
项目类别: 特色产业 [填“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集团帮扶”;“蔬菜”;“油茶”;“果药竹”;“特色产业”;“村级互助资金”;其他]
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种公猪30头、能繁母猪298头、圈舍建设800平方米
项目建设期限: 1年
项 目 申 请 理 由 和 条 件
项目县和项目区基本情况:
荔波县位于贵州省南部,属贵州高原南部向广西丘陵过渡斜坡地带,为低山、中低山丘陵喀斯特地貌,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758.8米,是贵州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所在地。东与黔东南州接壤,南靠广西河池地区,西接贵州省独山县、北抵贵州三都县,全县辖6镇11乡94个行政村,人口1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达15万人,属典型少数民族农业贫困县,境内主要居住有布依族、水族、汉族、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同胞,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2%。国土面积2431.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32.6万亩,可开发非常耕地面积250万亩,天然草场130万亩,森林覆盖率63.69%,荔波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热,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长冬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雨热同季。年均温度为18.3℃,无霜期317天,年均降水量为1272.6毫米,属农业生产丰收型气候。
捞村乡位于荔波县最南端,距县城50公里,北邻瑶山乡,西南部与广西南丹县里湖乡交界,东北面与翁昂乡接壤,东南面与广西环江县川山镇毗邻。全乡总面积96.17平方公里,全乡辖4个行政村,3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721人,民族以布依族为主,有瑶族、苗族、壮族、水族、汉族等其他民族共同聚居,耕地面积4745亩。
巴平村位于捞村乡政府驻地西南部,东面与平岩村相连,南部和西面与广西南丹县里湖乡交界,西北面与力书村接壤、北面与群力村相连,全村共有7个村民组,156户,人口有516人,巴平村主要居住有布依族、苗族和瑶族等少数民族,全村土地总面积21.05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24.5人/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313亩。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捞村乡位于荔波县南端,距离县城50公里。2011年全乡在册贫困人口571户1801人,占全乡人口的49%。而巴平村又是捞村乡最贫困的一个村,总156户516人,贫困面达99%,扶贫攻坚难度大,而且多数群众都居住深山区、石山区,群众整体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接受高新产业技术能力不高。多年来,当地群众基本生活均靠种植水稻、玉米、甘蔗和政府发放救济粮、低保等加以维持。多数群众生活水平仍处于全县贫困线以下,为维持基本生活,群众大量开荒种植玉米等农作物,农作物采收后水土流失严重,造成一定的土地石漠化和生态破坏,因此,推广见效快、技术要求低的新型养殖业势在必行。通过积极引导,当地群众在思想意识,致富观念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乡党委、政府结合捞村乡实际条件,积极引进和推广新型养殖业发展,通过调研和带群众到周边县乡香猪养殖基地考察,香猪养殖项目在捞村乡具有很强的可行性,既符合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各部门的发展规划,也是捞村乡党委、政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由之路,也符合当地群众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