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步骤4 步骤5 步骤6 展开预备调查 制作工程流程图 观察测量记录 结果整理统计 寻求改善项目 计划实施比较 步骤7 成果之标准化 项目 工程数量 时间 (分) 距离(米) 人数 (人) 加工 2 75 2 搬运 5 22 85 10 检查 3 25 6 停滞 3 130 3 合计 13 122 85 21 程序分析---分析步骤 *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步骤4 步骤5 步骤6 展开预备调查 制作工程流程图 观察测量记录 结果整理统计 寻求改善项目 计划实施比较 步骤7 成果之标准化 程序分析---分析步骤 作业分析---人机分析法 1.手法名称: 人机配合法(Man-Machine Chart);简称为“人机法”. 2.目的: 学习如何记录人与机器配合工作时之过程. 1. 发掘空闲与等待时间 2. 使工作平衡 3. 减少周程时间 4. 获得最大的机器利用率 5. 合适的指派人员与机器 6. 决定最合适的方法 3.应用范围: 1. 1人操作1部机器或多部机器 2. 数人操作1部机器或多部机器. 3. 数人操作一共同之工作. 分选工序人机配合图 绘制时间 分选机 1台 人员 1人/机 下料车 1辆 现行方法统计 周期时间(s) 工作时间s 闲余时间s 装卸时间s 空闲率 230 人(1人/机) 160 70 / 30% 机 150 80 / 35% 作业分析---人机分析法 作业员 分选机1 分选机2 条码录入 30 空闲 30 空闲 30 装载片盒(3个) 15 空闲 15 空闲 15 装载片盒(3个) 15 分选 150 空闲 15 走动到分选机2 5 空闲 5 装载片盒(3个) 15 分选 150 装载片盒(3个) 15 空闲 70 下空片盒(3个) 15 下空片盒(3个) 15 走动到分选机2 5 空闲 5 下空片盒(3个) 15 空闲 15 下空片盒(3个) 15 空闲 15 空闲 15 作业分析— 双手法 1.手法名称: 双手操作法,简称为“双手法”. 2.目的: 学习有系统的记录人体双手(足)动作的过程.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说:”上帝造人为何要给一个嘴巴,二个眼睛,二个耳朵以及二双手呢?”那是 因为上帝希望每一个人能少说,多看,多听,多做.这样的故事我们都非常清楚与了解.但是我们若 进一步加以探讨,我们是否尽力发挥我们”双手万能”的功用.每一个人都会说”当然是”如果再问下,去您的双手在工作时,有一只手在”闲置”的状态下,所占之比率例有多少,相信有许多人不能够回答出来. “双手操作法”就是希望能帮助我们了解双手在操作时”闲置”的状况,并寻求改善的方法,以发 挥双手的能力. 3.意义: 以图表的方式,来记录操作者双手(足)的动作过程,藉此记录来做进一步之分析及改善. 作业分析— 双手法 4.应用范围 1. 适用于以人为主的工作,即研究的对象为人体的双手或双足. 2. 专注于某一「固定工作地点之研究」,即该工作固定在此地点上实施. 3. 该件工作有「高度重复性」,即该件工作会再次大量生产.非重复性之工作,则因研究改善后 无法再次应用于同一件工作内,而失去研究改善之目的. 5.功用 1. 用以记载现行操作者双手(足)的动作过程. 2. 依(1.)之记录,加以质疑,寻求改善之地方. 3. 用以比较改善前及改善后之差异情形. 6.名词释义 1. 右手操作图:为双手操作图之另一称呼,盖左右手即是双手之义. 2. 操作者操作图:为双手操作图之另一称呼.盖其研究对象系以操作者之双手(足) 之动作为主. 作业分析— 双手法 25 3. ???? :代表:”移动”,表示手由一地点移动到另一地点 4.?? ?:代表”把持”,一手握住一个物体,另一手正在工作,此时握住东西之手,是为”把持”之状态. 5.???????:代表”等待”,一手正在等待下一个动作. 6. :代表”作业”或”操作”,手正从事有生产性的动作,皆是. EXL: 将物体结合在一起,分开、弯曲、转动、对准、拿起、放下、抓取等等. 7.正常工作范围:以在坐姿状态双手之正常活动可及之范围,是为正常工作范围,约在37~40公分 之范围内. 8. 图表介绍 线平衡法 44 线平衡法 44 线平衡法 44 线平衡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