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1.1邓稼先讲义新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 “如果让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一句如何理解?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为中国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目标,也是他的性格与品质所决定的,这正是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归纳总结 他忠厚朴实,诚真坦白,他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性格。他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所从事的事业,他的一生始终在执着地追求,无私地奉献。为了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的强大,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我国的“两弹元勋”。 归纳总结 这篇文章歌颂了邓稼先忠厚谦虚、真诚朴实的思想品格以及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身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 写作特色 1、朴实无华、平白流畅的语言风格,结合长短变化的句式安排,使文章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2、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六个部分各有各的重点,同时又连成一个整体。 四、检测题 1.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年来的历史? 为了说明邓稼先是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3.邓稼先的伟大贡献和崇高品质有哪些? 他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真诚、朴实、热爱祖国,没有私心,具有奉献精神等。 4、为什么要引用《吊古战场文》? 《吊古战场文》描述了古战场荒凉凄惨的景象,借此暗示邓稼先的工作环境极其艰苦,营造了悲凉、悲壮的气氛,烘托邓稼先不怕吃苦、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中国曾遭5次核威胁 朝鲜战场核阴云   1950年10月25日,我志愿军入朝参战。在中朝军队凌厉的攻势面前,美军节节败退,一直退到三八线以南。 “联合国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为挽救败局,乞灵于原子弹的巨大威力,建议杜鲁门总统动用原子弹,企图遏制中朝军队的进攻。 1951年4月,在志愿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攻势后,杜鲁门下令向关岛地区紧急运送核部件,并举行核战演习。一时间,核战争的阴云密布朝鲜战场。对此,中国方面已有所估计并作了相应的准备,同时通过舆论加以揭露。这使美国在杜鲁门时代始终未敢在朝鲜战场上使用核武器。 1953年3月,刚刚入主白宫的艾森豪威尔又扬言使用核武器。然而,慑于社会主义阵营的核实力,直到中朝与美方达成停战协定,艾森豪威尔这个前盟军总司令最终也未敢在朝鲜战场上使用核武器。 金门马祖危机   1955年1月18日,我军解放一江山岛,2月8日到12日,国民党军队全部撤逃大陈岛等岛屿,美国认为中共将对金门、马祖发起总攻,担心美国可能会卷入一场规模更大的战争之中。 对此,美国采取了两手策略,首先向中国发出核威胁,3月12日,艾森豪威尔总统在被问及美国在亚洲的全面战争中是否会使用核武器时说:“我认为没有理由不能使用原子弹。”3月15日,杜勒斯又一次发出了核威胁,说如果台湾海峡发生战争,美国准备使用战术核武器。另一方面,美国又试图说服蒋介石主动撤出金门、马祖而固守台湾。4月20日,美方向蒋提出后,蒋坚决反对。艾森豪威尔深感沮丧地说:“我们仍然进退两难。” 1955年4月23日,周恩来在万隆会议的八国代表团团长会议上发表了重要声明:“中国人民同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国人民不要和美国打仗。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和缓和远东局势。”这个声明给缓和台海局势带来了转机。4月26日,杜勒斯表示将与北京就停火举行会谈,解放军对金马炮击立即减少,至5月中旬炮击完全停止,台湾海峡恢复平静。 炮击金门危机   为打击国民党自1957年以来不断叫嚷“反攻大陆”的嚣张气焰,1958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以猛烈炮火轰击大小金门等岛屿。此时,美国又一次举起了“核大棒”。 1958年9月2日,美参联会主席特文宁提出了对中国的核打击策略:“向大陆沿岸地区的5个机场先各投1枚当量为7千吨~1万吨的小型原子弹,看看中国的反应。” 9月8日,毛泽东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说:“美国侵略者的这一套,只能去征服那些时刻准备向美国原子弹、氢弹投降的机会主义者。”与此同时,艾森豪威尔的态度先硬后软,借口会招致苏联的报复,称“对任何地区问题都不想使用核武器”,转而反对使用核武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86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