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村村名变迁研.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正村村名变迁研究 新安三高 张博 研究起缘 放寒假了,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寒假作业:家乡历史研究。我所在村是新安县正村乡正村,以前我一直弄不清我们村为什么叫正村,因此我准备借此机会研究我们正村的村名变迁。 村名变迁 怎么开始研究呢?按照老师尽量搜集第一手资料的要求,我决定从采访我们村的老人,也搞一次口述史学。下面是采访内容。 被采访人:张奶奶,现年83岁。 采访时间:2007年2月15日。 采访记录: 问:咱村为啥叫正村? 答:咱村原来叫真村不叫正村。 问:那为啥又叫真村呢? 答:因为咱们村穷呗,有句顺口溜就是说咱村的,说:“十年灾,九年荒,这里才是真村庄”,所以咱村就叫真村了。 没想到会是这个原因,大出意外。不过我觉得,这只是一种民间流传的说法,我对这种说法表示怀疑,因为现在的正村风调雨顺,收成还不错,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景指日可待,决不是十年九荒的情形。后来我翻到了一本《寸草集》,是清代新安县人吕公溥写的,有一篇叫《过真村》,其中这样写道: 寒烟凝木米,村落半山坡。驴背来征客,计生报早炊。 输财襄里嫁,积粟防年饥。邑剩门新辑,醇风采入宜。 从这首诗来看,当时的真村,物质贫乏,民风淳朴。为此,我做出判断,不管村名是怎么来的,与当今的富足相比,以前我们村的生活状况的确不好,十年九荒实属可能。民间流传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后来我见到我们正村村碑,村碑上说, “正村乃古直人之邑,《春秋左传》有记载”。这下我才明白,我们正村村名竟然变了两回。即: 直邑——真村——正村。 这使我兴趣大增,我决定用我所学的历史知识,好好的探究一番。 变迁研究 一、“古直人之邑”。 通过baidu搜索,从《春秋左传》中找到了这样一句话:“(昭公二十三年)夏四月乙酉,单子取訾,刘子取墙人、直人。三邑属子朝者。” 又在baidu搜索到“子朝之乱”的内容,说:子朝及其党羽先后盘踞于京(今河南洛阳西南)、郊、(寻阝)(今河南巩县西南)、尹(今河南洛宁境)等地。而我们正村就在这个范围内,由此可知,村碑所记的确属实。令人兴奋的是,我们正村乡有一个白墙村,材料中的“墙人”是不是白墙村? 那么直人是什么人?上网查阅的时候找到了一种解释:古直人是原始人类,是现代人的前身。《春秋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事情,恐怕不会记载原始人类吧? 我对此有以下几点推测: 1、直人可能是类似于春秋时期狄、夷、戎等那样的少数民族。那么直人最后去哪里了?春秋时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期,直人有可能融入了华夏族,为华夏族的发展壮大注入了新的血液,后来的鲜卑、契丹、党项不也是这种归宿吗? 2、直人可能是直接为周王室服务的人群。东周的都城在洛阳,新安县正村地区肯定是周天子直辖地,毫无疑问,“三邑属子朝者”,就是说包括直邑这三个地方都归子朝直接管辖。而子朝就是一位周王室的王子,因此我想,直人就是那些直接为周王室服务的人群。 附带再说一句,历史上有叫直隶的地名,其中的“直”是中央直接管辖的意思。 3、直人可能是指民风耿直强健的群体,现在我们正村人就有这个特点,直爽倔强。 我通过各种途径,找资料也找不到,所以这些推测对还是不一定这个确,我暂时弄不清楚。因此,我的结论是:正村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叫直邑,至于为什么叫直邑,有多种可能,暂时难下结论。 二、直邑——真村。 究竟是什么时候由直村变为真村的呢?为什么要把“直”改为“真”? 我记得曾作过一道选择题:“生女直旧无铁,邻国有以甲胄来鬻者,倾资厚贾以与贸易。亦令昆弟族人皆售之,备器械,兵势稍振,前后愿附着众。”这说明的根本问题是…… 历史老师在讲这道题的时候,说这里的生女直就是指生女真,即直——真,因为形似而通假。因此我推测: 1、把“直”改为“真”,会不会是因形似而通假?从文言知识上判断,这种可能性极大。果真如此,直村和真村就是并列的关系,无所谓转变问题。 2、会不会是女真人占领之后改的?女真政权灭北宋,一统中原,当然也统治过我们正村;而且人教版2003年修订的《中国古代史》第109页还介绍说:“随着军事扩张,领土不断扩大,大量猛安谋克户南迁至华北地区”。所以,这是有可能的。果真如此,直村变为真村不会早于靖康之乱1126年。 3、道教里有真人的说法,什么太乙真人之类,村名的变革会不会是因为这里道士多,就把“直”改成“真”了?洛阳在中国古代史上曾是重要的中心城市,道教兴盛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我们正村地处山坡中间,有点符合道士选择住所的要求。所以,这是有可能的。果真如此

文档评论(0)

剑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