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咏物抒怀诗鉴赏步骤 整体把握(读全诗,所咏何物?) 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分析事物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体悟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情与志。 (由物及人,知人论世,抓住契合点) 分析艺术手法(怎样咏物抒怀?)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早期,李商隐因文才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李党的王茂元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他,他因此而遭到牛党的排斥。此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府当幕僚,郁郁而不得志,以至病卒。 作者简介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 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 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 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 我亦举家清。 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颔联:蝉彻夜悲鸣,叫到五更天,已是声嘶力竭,稀稀落落,快要断绝了。可是那些树依旧碧绿青翠,任凭蝉叫得如何凄苦动人,也无动于衷,真是无情啊! 颈联:我辗转于各地为他人做幕僚,职位卑微,俸禄微薄,漂泊无定,丢下的家乡田园,早已是一片荒芜。 首联:蝉因栖息于高树,餐风饮露,所以难以果腹;它含恨鸣叫不停,却是徒劳的。 尾联:多劳你给我警告,我一家人的生活也和你一样清寒。 诗意: 1、李商隐笔下的蝉具有怎样的特点? 2、本诗中蝉的意象与诗人自我的形象一致吗?为什么?联系诗人的生平遭遇来作一探究。 3.作者是怎样咏蝉的? 思考探究: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的形象 作者形象 高难饱 恨费声 疏欲断 薄宦 举家清 蝉的形象 外在特征: 环境特点: 内在品性: 高居枝头,餐风饮露,难求一饱,日夜哀鸣,声嘶力竭 碧树无情,青翠依旧,无动于衷 自身高洁,处境艰难,怨恨身世 1、诗人笔下的蝉处于高树,餐风饮露,因难饱而哀鸣,却无人怜悯。蝉声快要断绝了,却是“一树碧无情”,那么冷酷淡漠。这“蝉”的处境是困窘的。( “高难饱”,鸣“徒劳”,声“欲断”,树“无情” ) 作者形象: 职位卑微、四处漂泊、故园荒芜、家境清贫 手法分析: 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对比、用典、拟人 早期,李商隐因文才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因李党的王茂元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他,他因此而遭到牛党的排斥。此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僚当幕僚,郁郁而不得志,后潦倒终身。 2、本诗中的蝉的意象与诗人自我的形象是一致的。 “高”指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在高树吸风饮露,所以“难饱”,这又与作者身世感受暗合。作者由于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向有力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 “疏欲断”既是写蝉,也是寄托自己的身世遭遇。就蝉说,责怪树的无情是无理;就寄托身世遭遇说,责怪有力者本可以依托荫庇而却无情,是有理的。 “薄宦”同“高难饱”、“恨费声”联系,小官微禄,所以难饱费声。因此,本诗中蝉的形象无疑是诗人自我的屈身下僚、地位卑微、生活清寒、沦落飘零境遇的象征。诗人官职小,生活潦倒,四处漂泊,因而产生了厌倦官场渴望归隐田园的愿望。这声声凄切的蝉鸣,反复地提醒诗人当下清贫的境遇。 咏物:(首颔)蝉: 高 难饱 恨费声 徒劳无人理会 抒怀:(颈尾)诗人:清高 清寒 不得志 无人提携荫庇 托 物 志 言 情感:坚守清高,渴望归隐,自叹身世。 作者借用蝉以喻自身品质高洁,以蝉的饮露难饱指自己的清贫,用蝉的徒劳鸣叫和树的无情寄托失意苍凉的身世之感,因而产生了厌倦官场、渴望归隐田园的愿望。 蝉的形象 外在特征: 环境特点: 内在品性: 垂緌,饮清露,流丽清响,鸣声远传。 疏桐(挺拔疏朗) 居高致远,立身高洁,不需任何凭借,自会扬名。 作者形象 虞世南借蝉咏怀,表明自己立身高洁,不需任何凭借,自会声名扬名。 虞世南原是陈隋旧臣,入唐后以文才和德行受到唐太宗的器重,他生性耿直孤傲,不合于世,显示出一种内向、孤僻、深沉的性格特征,虞世南借蝉咏怀,表明自己立身高洁,不需任何凭藉,自会扬名。情景交融,显得十分和谐自然。 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知人论世: 《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