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简析秦代赋税制度
[摘要]本文总结了秦代的赋税制度,包括人口、生产、商品买卖等各个社会生活方面。根据赋税法令总结归纳秦代赋税制度重税、课条繁杂、管理僵硬刻板的特点并从历史、思想、实际作用方面分析了这些特点的成因。最后,对秦代赋税制度在秦代和对后世两方面做出评价:秦代赋税制度是法家重典治世的表现也是后世制度建立健全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赋税法令;特点;成因;评价
一、秦代赋税法令简集
秦在法家思想指导下,重视法治,构建了严密的法律网络。《史记》载:“为国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秦代有关赋税的法条,总结如下:
1.“入顷刍,以其受田之数,无垦不垦,顷入芻三石,稾二石。”(石,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秦一斤约为今天的半斤。(《秦律十八篇?田律》)意为缴纳的赋税按照给他的田地大小,田地无论耕作与否都需上交喂牲畜的草三石和谷类植物的茎秆二石。农民自己耕种与否并不构成赋税量的决定因素。
2.“芻自黃笋及筕束以上皆受之。”(《秦律十八篇?田律》)即干草和乱草都按束入税。
3.“稻后禾孰,计稻后年。”(《秦律十八篇?田律》)意为:稻子在壳子里成熟后,要将壳子的量记在下一年的税中。可知,秦的赋税中,同样有稻谷一类的供人食用的粮食。
秦代作为古代封建历史的开端,社会发展水平还很低,但同时制度上又成为了后世继承、发展、改革的重要基础。从这三条上我们可以总结出古代实行实物税;秦代的实物税内容包括给人食用的谷稻、喂牲畜的草料(刍)。这主要是“田租”的规定。
4.“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史记》)这句话意为:百姓家有两个儿子以上的不加以区分的要将其税赋增加一倍。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农人有两个或更多的儿子都只将赋税增加一倍;二是这些儿子的身体素质等不做区分。这条规定应当是针对于人口而制定的“口赋”。其后汉代的“口赋”主要是根据秦代而改革,主要是改革。但是汉代的“口赋”规定的是无论男女,都要缴纳“口赋”。而单从这条规定上,秦代的“口赋”却只针对男子。
5.《商君书?垦令》:“市利之租必重”。《商君书?垦令》云:“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这不仅表明酒、肉等商品已有“租”,而且其租重到十倍于其成本。其目的在于减少商贾从事酒、肉贸易的量和使农民不事饮酒作乐,借以发展农业。这是关于集市、商品的税租的规定。可见,秦已经利用税这一手段,开始管理、控制几乎全部社会生活。
二、秦代赋税特点
考察秦代有关赋税法令的有限史料,可以总结出一些特点。
一是重税特点。从以上的赋税法令可知,农民的赋税是按照土地的量规定的。而长干草和乱草没有什么繁育庄稼能力的土地却依然与普通的土地要求同样的产量。并且,秦代还根据人头新规定了人头税。又《汉书?食货志》载西汉董仲舒追述秦制时说:“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田租、口赋、盐钱之利,二十倍于古。”
二是课条繁杂。秦代将每亩田地要上交的各类粮食都做了仔细的规定、稻谷壳子的份量要计算在下一年的赋税中。
三是秦代的赋税管理僵硬刻板。《田律》开篇便是关于管理农业的官吏需上报每年每时的气候等情况以及当时的农耕情况,然而,却没有规定当气候条件不同时相应地减税或予以适当的时间上的宽限。可以说,统治阶级和贵族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变,无视百姓的切身利益,为满足赋税的需求,普通的劳动民众只能将自己的口粮上交。
四是基于秦代统治的特殊情况,徭役会一定程度影响农业生产。征用于兴修铸造的壮年男子,同样是耕作的重要劳动力。
但是,秦的法令中关于农时的征用徭役有着明确的规定。《里耶秦简》中有记载:“田时殴(拟声词),不欲兴黔首”、“具弗令传之而兴黔首,(兴黔首)可省”。意即农忙之时不要征用百姓赴徭役;上级没有下达命令而征用百姓,征用的百姓可以不赴命。
徭役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的赋税负担究竟有多少影响没有准确的定论。值得肯定的是秦对于徭役并不是过分滥用,但是秦代多兴徭役始终被认为是昏庸无道的表现,“修长城,治骊山之徒,每动动辄数十万”,它对于农民的赋税造成的负担始终是不能无视的。
三、秦代赋税特点的成因
我国古代社会是农业社会,从秦开始的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秦的农业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商君书》有“农不能喜酣爽”的思想,“农不能喜酣爽则农不慢”。根据《秦律十八篇?田律》“百姓居田舍者毋敢(酤)酉(酒),田啬夫、部佐谨禁御之,有不从令者有罪。”居住在农村的百姓不准卖酒,田啬夫及部佐应严加禁止的法令,违反法令的有罪。只有部分储存在仓中的粮食可以用来招待官方之间的客人。这与“贵酒、肉之价,重其租”是一致的。秦对农业的重视可见一斑。而赋税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农业发展情况以及控制农业以服务全社会的工具,一直被统治者所重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HT 3539-2019《石油化工离心式压缩机组施工及验收规范》(报批稿).pdf
- 供应链管理岗晋升述职报告2025年深蓝色极简商务模板.pptx VIP
- DS solidworks培训资料大全-SolidWorks入门.pdf VIP
- 特灵HDWA磁悬浮离心式冷水机组 HDWA-PRC003-ZH 20200803.pdf VIP
-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5课《国家机构有哪些》优质课件.pptx
- 我和学生共同成长——班主任工作总结PPT.pptx
- 2025至2030年中国夹心板材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docx
-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平行四边形题型举一反三.docx VIP
- 老年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指南 .pdf VIP
-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