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PPT

五步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PPT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五步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桐乡市中医医院 序 斜颈是新生儿及婴幼儿最常见肌肉骨骼系统先天性疾病之一,发病率约为0.4%~1.9% ,治疗不及时,则可形成小儿颜面部大小不对称、流涎、代偿性胸椎侧凸、心理疾患等后遗症,危害性极大! 定 义 小儿肌性斜颈,俗称“歪脖”,以先天性为主,是指婴幼儿颈部活动受限,颜面旋向健侧,头向患侧斜、前倾为特征的病症,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痉挛或纤维性挛缩所致,故称肌性斜颈(又称“原发性斜颈”)。 病因病机 1.产伤:一侧胸锁乳突肌因受产道或产钳挤压受伤出血,血肿机化形成挛缩; 2.缺血性肌痉挛:分娩时胎儿头位不正,一侧胸锁乳突肌血供受阻,引起该肌缺血性改变,肌纤维水肿、坏死及继发性纤维增生所致; 3.宫内发育障碍:由于胎儿在子宫内头部向一侧偏斜,阻碍一侧胸锁乳突肌血运供给所致。 诊断 中医诊断:筋结。 西医诊断:小儿肌性斜颈。 病史:一般在出生后数日或2周,有胎位不正或臀位产史。 症状:颈部歪斜、肿块,头偏向患侧,面及下颌转向健侧。后期头面部畸形。 体征:患侧胸锁乳突肌触及硬质条索状肿块,可移动;患儿颈项活动障碍。 辅助检查: B超、X线。 B超 B超检查可见胸锁乳突肌增厚或肿块,一般以单侧多见。 X线摄片检查 患侧胸锁乳突肌增粗,颈脊柱侧弯。 可排除颈椎的骨骼畸形。 适 应 证 3岁以内,一般年龄越小,疗效越好,治疗疗程也短,如刚满月或在半周岁之内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都可取得较好疗效。1.5岁以上以手术治疗为主。 操作前准备 1、准备滑石粉或凡士林、痱子粉; 2、医者剪短指甲。 推拿治则 舒筋活血,软坚散结,纠正畸形。 五步推拿疗法操作方法 第一步 患儿仰卧位或由家长抱着患侧朝外,医者用拇指或其余四指指腹在肿块及周围反复推揉,以拇指为主,时间为3 min左右; 第二步 然后用拇指与食、中指相对反复拿捏患侧胸锁乳突肌,上下来回捻转数遍 ,重点提拿肿块数次,时间大约10~15 min; 第三步 再用拇指或中、食指弹拨患侧胸锁乳突肌3~5次; 五步推拿疗法操作方法 第四步 医者一手扶住患侧肩部,另一手扶住患儿头顶患侧(避开囟门),使患儿头颈向健侧牵拉,以拉长患侧胸锁乳突肌3~5次; 第五步 医者一手扶住患儿下颌部,另一手扶住后头部左右旋转,幅度不要超过 90°。每次扳3~5遍,其作用是牵拉患侧胸锁乳突肌,使其得到充分伸展。 总的推拿时间控制在20min左右(视皮肤情况而定)。推拿治疗隔日1次,10次为 1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3d 。 *

文档评论(0)

cy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装饰装修木工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5日上传了装饰装修木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