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头痛辨证分型 主讲 卫东 头 痛 1、定义: 头痛——是指因外感六淫、内伤杂病而引起的, 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 可单独出现, 亦见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 若头痛属某一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兼症, 不属本节讨论范围。 2、与现代医学的关系 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 血管性头痛—包括偏头痛,非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 三叉神经痛—眼、上颌、下颌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剧烈头痛。 外伤后头痛 部分颅内疾病 某些感染性疾病 五官科疾病的头痛等。 紧张性头痛——头颈部的肌肉持续收缩可引起紧张性头痛。 ①长期焦虑或忧郁、紧张、疲劳 ②颈部肌肉收缩痉挛. ③姿势不良—血流减少,局部缺 血引起头痛。 病因病机 生理—头为“诸阳之汇”、“清阳之府”,又为髓海所在,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 病理—六淫之邪外袭,上犯巅顶,邪气稽留,阻抑清阳;内伤诸疾,导致气血逆乱,瘀阻经络,脑失所养,均可导致头痛。 外感与内伤两类 1、感受外邪——起居不慎,感受风、寒、 湿、热,以风邪为主要病因。 2、情志失调——忧郁恼怒 3、先天不足或房事不节 4、饮食劳倦或体虚久病——劳倦、病后; 饮食不节、嗜酒太过、过食辛辣肥甘。 5、头部外伤或久病入络 外感头痛 感 受 外 邪 二、病机: 风邪夹寒 风邪夹热 风夹湿邪 凝滞血脉, 络道不通, 不 通 则 痛 风热炎上, 清空被扰, 阻遏阳气, 蒙蔽清窍, 风寒头痛 风热头痛 风湿头痛 内伤头痛 情志不遂, 肝失条达 气郁阳亢 肝郁化火 阳亢火生 上扰清窍 肝肾阴虚 水不含木 阴不敛阳 因于肝 肝阳头痛 肝火头痛 肝阳头痛 脑髓空虚 肾阴虚头痛 阴损及阳 肾阳虚头痛 肾精久亏 因于肾 禀赋不足 房劳过度 饮食劳倦 体虚久病 饮食不节, 嗜酒太过 过食辛辣肥甘 脾胃虚弱, 气血乏源 不能上荣于脑髓脉络 血虚头痛 因于脾 脾失健运, 痰湿内生, 阻遏清阳, 上蒙清窍 痰浊头痛 气血滞涩, 瘀血阻于脑络, 不通则痛, 跌仆闪挫 头部外伤 久病人络 瘀血头痛 病因病机小结: 1、病机 外感头痛——外邪上扰清空, 壅滞经络, 络脉不通。 内伤头痛—— 肝、脾、肾 功能失调 肝阳偏亢 痰浊中阻 瘀血阻窍 气血亏虚 肾精不足 头窍失养 清窍被扰 头痛 病因病机小结: 2、病性: 外感头痛——属表,属实。如风寒头痛、风湿头痛、风热头痛 内伤头痛——虚证——气血亏虚、肾精不足 实证——肝阳、痰浊、瘀血 3、发病特点: 外感头痛——一般病程较短, 预后较好 内伤头痛——大多起病较缓, 病程较长, 病证辨析—辨证要点 二、辨证: 1. 辨外感与内伤 外感头痛——起病较急,病程短,头痛较剧烈,常伴外邪犯肺卫之征,应区别风、寒、湿、热之不同; 内伤头痛——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并当分辨气虚、血虚、肾虚、肝阳、痰浊、瘀血之异。 病证辨析-辨证要点 2.辨头痛所属部位▲ 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之阳经均循头面,厥阴经亦会于巅顶。由于脏腑经络受邪的不同,头痛的部位亦各异。太阳头痛——多在头后部,下连于项阳明头痛——多在前额及眉棱等处少阳头痛——多在头两侧,并连及耳部厥阴头痛——在巅顶部位,或连于目系。 病证辨析-辨证要点 2.辨头痛所属部位▲ 太阴头痛 三阴头痛之一。见《兰室秘藏·头痛门》。太阴经虽不上头,然痰与气逆壅于膈,头上气不得畅,亦可见头痛。故太阴头痛必有痰,体重或腹痛,其脉沉缓。少阴头痛 三阴头痛之一。《兰室秘藏·头痛门》:“少阴经头痛,三阴三阳经不流行而足寒,气逆为寒厥,其脉沉细,麻黄、附子、细辛为主。”全头痛。 病证辨析-辨证要点 3、辨疼痛性质▲ 因于风寒者——头痛剧烈而连项背 因于风热者——头胀痛如裂 因于风湿者——头痛如裹 因于痰湿者——头重坠或胀 因于肝火者——头痛呈跳痛 因于肝阳者——头痛而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