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望闻问切.PPT

中医基础-望闻问切.PPT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望苔色 白苔 —— 主寒证 黄苔 —— 主热证 3、望苔形 全苔: 满舌面苔 主痰湿 花剥苔:舌苔多处不规则剥脱 胃阴不足 光剥苔:舌光红无苔 肝肾阴虚 中 医 四 诊 中医教研室 概念 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 望、闻、问、切 基本原则 1、司外揣内 2、见微知著 3、揆度奇恒(以常达变) 运用原则 1、内外详察 2、四诊合参 3、病证结合 4、中西医结合 第一节 望 诊 医生通过视觉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局部表现、分泌物和排泄物等的变化来诊察疾病的方法。 一、全身望诊: (一)望神: 1、神的概念 广义:整个生命活动外在表现 狭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2、望神的主要内容 双目、神情神志、气色、体态 神志 体态 眼神 面色 临床意义 有神 精神充沛 灵敏 灵活明亮 光泽 正气充足 病情轻微 预后良好 少神 疲乏倦怠 迟钝 黯淡 少华 正气虚弱 虚实夹杂 失神 意识障碍 迟钝消失 呆滞无光 无华 正气衰竭 病情恶劣 预后不良 假神: 大病、久病、重病之人,病情突然向相反方向转变,提示病轻急剧恶化,脏腑精气将绝。 神乱: 经常错乱或神志异常。多见于癫、狂、癫 痫等患者。 (二)望色:(面色) 1、常色:微黄透红,明润光泽 主色:禀赋所致,终生不变 客色:季节气候、情绪变化、运动状态、居 处环境等影响所致短暂变化。 2、病色:五色主病 青:寒、痛、瘀 赤:热(实、虚) 黄:湿、虚 白:虚、寒 黑:肾虚、水饮 神气云者,有光有体是也。光者,外面明朗,体者,里面润泽。 —— 清· 石寿棠 《医原》 光明润泽者,气也;青赤黄白黑者,色也。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可无气。 —— 清·汪宏 《望诊遵经》 二、局部望诊(望舌) (一)意义 脏腑通过经络与舌相关,病变可以通过 舌质和舌苔反映出来。 舌尖——心肺 舌中——脾胃 舌根——肾、下焦 舌边——肝胆 (二)方法及注意事项 1、患者自然伸舌,舌尖向下,舌体放松,舌面平展,尽量张口。 2、观察顺序:从前到后,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 3、注意光线、染苔、生理变异。 (三)正常舌象 淡红舌,薄白苔。 (四)望舌质 1、望舌神:判断疾病预后的关键。 2、望舌色 淡白舌:舌色白而淡,主虚证、寒证。 红舌:舌色鲜红,主热证。 绛舌:舌色深红甚于红舌,主热盛、血瘀。 青紫舌:淡紫或紫,主寒证、瘀血。 3、舌形 胖大舌 —— 气虚、阳虚 齿痕舌 —— 气虚、脾虚 瘦小舌 —— 阴血不足 裂纹舌 —— 阴虚、血虚 4、舌态 (五)望舌苔 苔附着与舌面,由胃气上蒸而成。 1、望苔质 (1)望厚薄:反映病邪的深浅和轻重。 正常:薄苔 病态:薄苔:透过舌苔隐约能见到舌质。 邪气在表,病轻 厚苔:透过舌苔不能见到舌质。 邪入脏腑,病重 (2)望润燥:反映津液存亡。 正常:润苔 异常:滑苔:太过湿润 湿盛 燥苔:干燥少津 津液不足 (3)望腐腻:反映中焦湿浊。 腐苔:苔厚,颗粒粗大,疏松易刮脱 实热蒸化脾胃湿浊 腻苔:苔厚,颗粒细小,致密而粘 湿浊内蕴

文档评论(0)

kc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