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发热待查诊治专家共识.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体温监测应保证每天至少4次,考虑中枢性系统发热时,可同时测量多部位体温。 全面的体格检查 需每日观察评估一次患者的一般情况,检查皮肤、甲床、淋巴结、五官、心、肺、肝、胆囊、脾、外阴及肛门、脊柱与四肢及神经系统等。对新出现的尤其是一过性的症状和体征,一定要引起重视。 诊断与鉴别诊断思路 ①鉴别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②感染性疾病的定位,常见感染部位包括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肠道感染、胆道感染等,多具有对应的局部症状,尤其不要遗漏感染性心内膜炎、结核病、局灶感染等;③非感染性疾病分为肿瘤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及其他类疾病,多为全身累及,少局部定位表现,需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推论。根据可能的诊断,进入第二阶段特异性检查。 建议第一阶段筛查项目需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外周血涂片、甲状腺功能、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血糖、血培养三套(需氧瓶+厌氧瓶)、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降钙素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全套、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铁蛋白、免疫固定电泳、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亚群分类、自身抗体谱、肿瘤标志物、HIV、梅毒RPR和TPPA、标准心电图、腹部B超、全身浅表淋巴结超声、胸部CT平扫。 特殊临床表现可提供的诊断线索 (1)伴皮疹 :感染性疾病,如 EB病毒感染、伤寒、感染性心内膜炎等;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如SLE、皮肌炎、成人still病等;肿瘤,如淋巴瘤等;其他,如药物热等。 (2)伴淋巴结脾肿大 临床上将脾脏肿大分为轻、中、高度肿大。肋缘下刚触及至肋下3cm以内属轻度肿大,3cm至脐水平位置为中度肿大,超过脐水平则为高度肿大或称巨脾。引起脾大的机制有感染性、充血性、免疫反应、血液系统疾病、局部占位5类。 (3)伴肝功能异常: ①以发热伴转氨酶异常: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活动性 EB 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伤寒、Q 热,钩端螺旋体病和血行播散性结核可以表现为发热伴肝酶异常;非感染性疾病常见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物性肝炎(如超敏反应综合征)、淋巴瘤和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②以发热伴胆红素升高 (4)伴血小板减少 急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的病例以感染性疾病为多见,包括流行性脑膜炎和其他细菌引起的败血症,钩端螺旋体感染,立克次体感染,疟疾以及病毒感染(包括登革热,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黄热病,拉撒热,裂谷热以及埃博拉和马尔堡病毒感染)。 肿瘤、非感染性炎症疾病病因可能包括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EB 病毒感染,CMV感染,酒精性肝硬化,药物热(例如万古霉素既是药物热的常见原因,也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结节性多动脉炎/小动脉炎,SLE,巴贝虫病,埃利希体病,布鲁菌病,回归热,粟粒性结核,组织胞浆菌病,内脏利什曼原虫病等。 第十章 发热:于学忠 2017发热待查诊治专家共识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 张 杰 2017发热待查诊治共识 统一将“fever of unknow”命名为“发热待查”。 将发热待查分为经典型发热待查、住院患者的发热待查、粒细胞缺乏患者的发热待查和HIV感染者的发热待查4类。 一、经典型发热病因归类 1、感染性 细菌性、真菌性、寄生虫性、其它 2、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自身炎症性 3、肿瘤性 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实体恶性肿瘤、良性肿瘤 4、其它 包括药物热、肉芽肿性疾病、栓塞性静脉炎、溶血发作、隐匿性血肿、周期热、伪装热等 续表2-1 续表2-2 1、判断是否属于经典型发热待查 2、第一阶段初筛 3、第二阶段特异性检查 4、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及诊断性治疗) 1、判断是否属于经典型发热待查 经典型发热待查:发热持续三周以上,口腔体温至少3次>38.3°C(或至少3次体温在1天内波动>1.2°C),既往无免疫缺陷相关疾病史、无免疫抑制药物应用史,经过至少1周在门诊或住院的系统全面的检查仍不能确诊。 全面系统的检查应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培养(3次不同部位不同时间抽取)、胸片和腹部B超(肝、胆、脾、胰、肾)。 体温不超过38.3°C为低热待查。低热待查与发热待查病因不同,部分年轻女性低热待查患者,病程可长达数年,一般情况良好,多次检查未发现阳性结果,可能为植物神经功能。 在做病因寻找时,先考虑常见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其次,考虑常见疾病的少见临床表现;再次,考虑少见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最后,慎重鉴别

文档评论(0)

sw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