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第六章 行书的学习.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放纵体势 楷书字形总体趋于方正,一幅之中,每字所占面积基本相同,笔画横平竖直,具有端正,庄严之美,行书则不同。 从王羲之的行书开始,加大横画斜度的趋势已很明显,随着横画斜度的加大,整个字的点画位置都须调整。所以行书不仅在笔法上“解散楷法”,在结构上也是“解散楷体”。 当然,行书的放纵体势是有成法、有限度的。它与狂草书的放纵有量的区别,与信手涂抹的“放纵”有质的区别,不可混为一谈。 四、强化联系 楷书笔画之间、偏旁之间主要靠笔的出入顺序、势的俯仰向背来进行联系,这种联系是“意”的呼应,而非“迹”的沟通。至于字与字之间的联系,则靠章法的造化调整来实现。 行书比楷书更重意的呼应,而且常将这种呼应强化为有迹可察的联系——连绵与萦带。 连绵,是指在不影响字形的原则下,把一些收笔起笔处相近的笔画连在一起,一笔写成。 如果某些需要取得联系的笔画距离较远,则采用牵丝的连绵,即用纤细的“牵丝”把它们贯通起来。 笔连与牵丝的不同,在于前者按实,后者较虚。笔连的两画间,往往“不分彼此”;牵丝的两画间,则仍界限分明。 笔连和牵丝作为行书强化联系的方法,使用起来应有节制,并非越多越好。更高的连绵在于“意”上的连绵。 萦带之法是指字与字之间的连带关系。当然,这种字与字的萦带也是无形胜于有形。 一、错落大小 由于“放纵体势”,行书单字的高矮、宽窄、面积不尽相同,甚至悬殊很大。因此行书一般不采用楷书那种“横纵成行”的布局方式,而改用“纵有行,横无列”的章法,由于一行的字数不固定,便容许写得很长;由于横向有一定伸展的余地,便容许写得较宽。这样,行书在字形结构方面便有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创作空间。 但是,不能因为空间条件容许,便把每个字都写得又长又宽。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根据单字特点,照顾左邻右舍,统筹布置全篇,使一篇的字大小相间,敛放得宜,错落有致,和谐统一。 行书“错落大小”的谋篇方法完全要靠书写时周到照顾、随机应变的能力。只有在平时临帖时养成不仅学单字,而且学布局的习惯,久而久之才会有良好的“艺术感觉”。 二、调整轻重 “平衡”是造型艺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取得平衡,必须学会调整轻重。 一篇行书作品,通常笔有肥瘦之分,墨有枯润之别。那些笔肥、墨润的字给人“重”的感觉,笔瘦、墨枯的字给人“轻”的感觉。轻与重,需要善加调配。 三、左右挥洒 在中国古典舞蹈中,长袖是一个舞蹈中极易借以发挥的道具,“长袖善舞”很易表现艺术的能力。汉字恰好有伸向左右的撇和捺,它们便成了书法家“墨舞”中的长袖。 撇捺(或其他形态类似的笔画)向左右挥洒,不仅使字的神采得以展现,而且可以方便地进行行间的错落穿插,还能有效地调整轻重。因而“左右挥洒”成为行书布局谋篇的常用方式之一。 宋 · 米芾《多景楼诗》 宋 · 黄庭坚《松风阁诗》 四、上下贯通 1.中轴贯气法 2.轮廓贯气法 3.平衡贯气法 4.纵笔贯气法 5.牵丝贯气法 宋 · 黄庭坚《黄州寒食诗跋》 唐 · 颜真卿《刘中使帖》 宋 · 米芾《张季明帖》 (平衡贯气法) (纵笔贯气法) (牵丝贯气法) 五、力求和谐 这里所说的“和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笔触和谐统一 2.间白和谐统一 3.风格和谐统一 4.字体和谐统一 六、避免雷同 这里的“雷同”指一幅作品中同一字重复出现且无变化,或在距离较近的情况下写出角度相同的撇捺、长度相等的横竖、形状相类的牵丝等等。 《兰亭序》二十个“之”字不重样的例子是令人钦佩的。其实在作品中,还有许多重复的字,但都写得皆有变化,绝不雷同。 第一节 行书的产生 第二节 行书名家名作 第三节 行书与楷书的差异 第四节 行书布局谋篇的方法 第五节 行书的临习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它写起来比楷书方便快捷、灵活多变,认起来又比草书清晰易辨,因而受到人们广泛欢迎。 隶书在汉代居正统地位,魏晋之际,隶书逐渐被楷书取代。与此同时,行书和草书也逐渐出现。楷书从汉末萌芽到唐代最后定型,其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而行、草却早在晋代就已成熟。 晋 · 王珣《伯远帖》 宋 · 蔡襄《暑热帖》 元 · 鲜于枢《唐人诗十二首》 一、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书法家,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又因他在书法艺术方面的伟大贡献,被后人尊为“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