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和谐视阈下我国大学文化的特色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KeyWords: KeyWords: KKeeyyWWoorrddss:: A harmonious society; university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of construction ofuniversity culture; harmonious culture Thesis: Thesis: TThheessiiss:: Theoretical research 1 绪论 1 绪论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有“武装人”、“引导人”、“塑造 [1] 人”、“鼓舞人”,即“培养人”的重要功能 。大学文化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学 校各个层面所创造、积累并共享的,以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大学精神为核心,具有 校园特色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的总称,其内涵极为丰富。高校大学文化作为人类 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类在知识传播、知识创新、人才培 养和科研实践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最高成就,把握高校大学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客 观规律,既是丰富和发展大学文化的需要,更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需 要。 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大力推 进和谐文化建设的宏观背景下, 认真分析大学文化的内涵, 对于推进大学文化建设, 加 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校园文化则是以校园为地理环境,以社会文 化为背景,以群体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一种亚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分支。大学文化 作为校园文化中层次更高的文化类型,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 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个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间相互 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和谐是中华民族对事物发展的美好诉求。大学和谐文化既是 以和谐发展作为其核心价值追求的亚文化,又是由大学师生在此核心价值观基础上传承 和创造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在当今追求社会和谐发展的背景下,进一步研究 和探索大学和谐文化建设,对培养合格人才,构建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有积极意义。 1.1 研究背景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 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加 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和谐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本质需求和目标追求,大 学文化具有传承、示范、辐射和引领的功能和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大学文 [2] 化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大学文化为和谐社会建设增强创新活力。创新是一个 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最广泛、最 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新活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知识 的集中地,从大学中流溢出的科学文化精神,从大学中走出的富有创造能力的人群,其自 身所带有创新的活力,播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的创新能力。 1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了文化在国家竞争、民族发展以及满足人民 群众精神生活需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在我国首次正式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对 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众所知,文化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它虽 然不是直接的生产力,但它能够为一个国家、地区、部门或单位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软环 境支撑,可以说,一个国家、地区、部门或单位发展的最终动力源自于它的文化。而体现 文化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地区、部门或单位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其突出、重要,它决 定着一个学校发展的速度、质量和特色,决定着一个学校科学研究的水平和培养的人才 [3] 的素质,是支撑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 。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