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视知觉.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种格式塔形式之间的关系 物质对象的力的组合和平衡与视知觉的格式塔是相互独立的,但物质对象的力的组合对视知觉的格式塔有刺激作用,一个完整的格式塔是在这两种格式塔力相互作用下建立起来的。这样,成为一个完整的形式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也是人的知觉的总体目标和终极状态。 记得补充图片 完形倾向 “动力” 但阿恩海姆又认为,一个有意义的完形形式的建立主要是视知觉本身组建起来的。比如,在一张白纸上随意布置一些黑色原点,受试者会不自觉地将相邻的圆点组织成一定的图案,或呈三角形,或呈平行四边形。这种不自觉的组织行为就是完形倾向。阿恩海姆认为,这个过程不仅发生在视网膜上,而且发生在整个神经系统中。阿恩海姆把完形倾向称为“动力”(dynamic),这样完形倾向就成了心理的一种动力机制,具有了自主性。 形式意志 阿恩海姆认为,艺术视知觉的完形倾向或动力,就是一种形式意志,在人的童年期就存在着。在儿童的活动中,尤其是儿童画中,正是形式意志所决定的形式,表达了主体与世界的各种关系。儿童的作品不是关于某个一般或特殊对象的概念,也不是对所感知事物的模仿,它是表达儿童所感知到的、有意味的体验的一种方式。儿童以一种表现了某些存在着的内在张力的形式,记录了他所感知到的东西,他通过将自己与他的创造物联系起来,找到了一种成功建立平衡或完形的手段。 平衡 阿恩海姆认为,格式塔的精髓在于“平衡”,“平衡”在人类生活中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失去了平衡,人的生活就变得没有了意义。这种平衡并不简单是一种形式的和谐统一,而是一种存在的终极状态,一种自我实现所达到的终极目的。在艺术的平衡中,就有人的存在的实现或表现。艺术中的平衡并不简单是形式问题,也不是一种幻觉,而是有意味的,在这种平衡中,人找到了自己的家园。 张力 当我们在一个实际上是静态的画面中感受到了运动,感受到了活动能,感受到栩栩如生,就涉及“张力”。阿恩海姆认为艺术中的这种动态感对艺术是十分重要的,没有这种品质,艺术就是僵死的。但是,在绘画、雕塑和建筑中,根本看不到真正的运动,那么感受到的运动是什么?阿恩海姆认为,艺术中的形式结构有着某种不平衡的强烈倾向,它打破了我们视知觉中的格式塔的平衡倾向,我们的视知觉的平衡就会努力抵制艺术形式上的不平衡,要求恢复到平衡状态。这样,就在对象的不平衡和视知觉的平衡之间构成一种真正的对抗。这两种对抗力相互较量之后产生的结果,就是最后生成的知觉对象。这就是张力。只有视觉经验到这种张力之后,才能感受到画面的静止中的运动。艺术家在创造艺术作品时,就是要在作品形式与我们的视知觉之间造成这种张力。 4主要结论 一、阿恩海姆批判了传统对视知觉的看法:即认为人的感觉只是被动地接受事物的刺激,而且这些感觉只是一种材料,不能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要达到对本质的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智阶段才能完成。阿恩海姆认为这是一种谬见,这种谬见使我们的眼睛退化。 二、阿恩海姆依据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认为: 视觉形象永远不是对于感觉材料的机械的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把握,它把握到形象是含有丰富的想象性、创造性和敏锐性的美的形象。而且这种事实存在于其他一切心理中。 本课件基本结构 一、作者简介 二、本书学术背景分析 三、具体讲解 1这是本什么书 2这本书主要想解决什么问题 3本书如何论证的 4主要结论 5结论的意义及个人独立思考 四、本书精彩片段 一、作者简介 《艺术与视知觉》 作者: 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Arnheim) 1904.7.1—2007.6.9 102岁高龄,跨越一世纪 经历现代、后现代、当代艺术 出生于柏林,1923年入读柏林大学,192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希特勒上台后他移居意大利,任职于教育电影国际学会。德裔美籍作家、美术和电影理论家、知觉心理学家。他是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代表人物,曾任美国美学协会主席。 学术渊源 博士导师:马科斯·韦特默,接受过苛勒和勒温的学术指导。 格式塔心理学派是由德国心理学家韦特墨、考夫卡和苛勒发起的。一战以后,他们先后移居美国,并使这个运动在美国结出丰硕果实。把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用于分析审美现象最早是由苛勒开始的,考夫卡的《艺术心理学问题》将此作了进一步推进。 主要著作 二、本书学术背景分析 格式塔心理学的

文档评论(0)

kc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