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竖曲线上任一点竖距h: 因为 x2 +i1x-i1x /2R 则 h= x2 /2R 下半支曲线在竖曲线终点切线上的竖距h’为: h’= (L-x)2 /2R c.竖曲线外距E:E=T2/2R T T L P Q h i1 i2 E h’ L-x x h=PQ=yP-yQ= 为了简便起见,两式可以合写成下式,任意点竖距y : 式中:x—竖曲线上任意点与始点(或终点)的水平距离; y —竖曲线上任一点到切线的竖距,即竖曲线上任一点与坡线的高差。 y= x2 /2R c.竖曲线起终点桩号计算 起点:QD=BPD-T 终点:ZD=BPD+T d.逐桩设计高程计算 切线高程:Ht=i1x+HQD T1 T2 L i1 E QD BPD ZD 设计高程:Hs=Ht±y 凹曲线取+,凸曲线取- 其中:x—竖曲线上任意点距离起点(或终点)的水平距离; y —竖曲线上任一点到切线的竖距。 y= x2 /2R 直坡段上,y=0 例2:某山岭地区一二级公路,变坡点桩号为K5+030,高程H1=427.68m,i1=5%,i2=-4%,竖曲线半径R=2000m。试求:1.竖曲线各要素;2.求K5+000和K5+100处的设计高程 解:1.竖曲线要素计算 w=(-0.04)-0.05=-0.09<0,为凸形曲线 L=Rw=0.09×2000=180m 切线长 T=L/2=90m 外距 E=T2/2R=902/2×2000=2.02 2.设计高程计算 已知变坡点桩号为K5+030 ,高程H1=427.68 竖曲线起点桩号QD=BPD-T=(K5+030)-90=K4+940 竖曲线起点高程HQD=427.68-90×0.05=423.18m K5+000与起点横距x1=K5+000-K4+940=60m 竖距y1=x12/2R=602/2×2000=0.9m 切线高程=423.18+60×0.05=426.18m 设计高程426.18-0.9=425.28m K5+100与起点横距x2=K5+100-K4+940=160m 竖距y2=x22/2R=1602/2×2000=6.4m 切线高程=423.18+160×0.05=431.18m 设计高程431.18-6.4=424.78m 1.3路线横断面图 教学目标 1、熟练进行横断面图线形识读; 2、掌握横断面土石方计算方法。 道路工程识图 道路图片欣赏 道路由路线和构造物组成 路线工程图 1.1路线平面图 1.2路线纵断面图 1.3路线横断面图 1.1路线平面图 教学目标 1、熟练进行平面图线形识读; 2、能够正确认识平面线形要素的意义; 3、掌握平面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设置,几何要素计算方法。 一、概述 1、路线平面图的作用 表达路线的方向、平面线型(直线和左、右弯道)以及沿线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地形、地物状况。 2、路线平面图的内容 地形、路线、资料表 二、路线平面图识读 (1)比例尺:山岭区采用1:2000 丘陵和平原区采用1:5000 请比较两个比例的大小 指比值的大小。 计算1:5000的比例图上距离1cm,代表实际距离多少米? 答案:50m。 1、地形部分 (2)方位:两种表示方法 指北针: 坐标网: Y150 X150 箭头所指方向为正北方 X轴为南北线,正向为北;Y轴为东西线,正向为东 该坐标网表示距坐标网原点北150、东150单位(m) (3)地貌、地物 地貌:用等高线表示。等高线越稠密,表示高差越大,反之,高差越小。相邻等高线高差为2m。 地物:用图例表示。常用图例见表8.1 找出大的居民点、主要构造物。 2、路线部分 (1)粗实线表示道路中心线(设计线); (2)路线的长度用里程表示,由左往右递增。 路线左侧 “ ” 表示为公里桩, 两个公里桩之间路线上设有 “ ”表示百米桩。 请说出图纸上路段的长度是多少?路段起点与本条路设计起点距离是多少 1.9KM 3.3KM (3)控制点,标高水准点 BM8 7.563 表示第8号水准点,其标高为7.563m · C2 表示第2号三角点 对于曲线路线的转弯处,用交角点编号表示,如图JD6表示为6号交角点。 α为偏角( αz为左偏角, αy为右偏角),指沿路的前进方向向左或向右偏转的角度。 (4)路线的平面线型有直线和曲线。 圆曲线要素计算(不设缓和曲线) R α/2 L T α/2 T R—圆曲线设计半径 T—切线长 L—曲线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专业工具通达信软件操作详解教材 .pdf VIP
- 沉降观测方案.docx VIP
- 《土地管理法》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P12 更多的资料请参阅《2010学年上中CPS活动手册 上海中学.docx VIP
- 从肝论治2型糖尿病课件.doc VIP
- 于志强教授从肝论治糖尿病经验.docx VIP
- 2021届北京市海淀高三语文一模阅读部分讲评 课件(150张PPT).pptx
- 背负式风力灭火机的操作与使用 .ppt VIP
- 苏州七年级月考试卷及答案.doc VIP
- 山东科学技术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三年级第11课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校园公益劳动清洁美化校园我行动 教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