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讲稿 第六章 疮疡.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外科学讲稿 第六章 疮疡

中医外科学讲稿 第六章 疮疡 概论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切体表化脓感染性疾病的总称,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是中医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大类病证。 一.病因病机 外感六淫邪毒,感受特殊之毒,外来伤害,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房室损伤,导致机 体气血凝滞,营卫不和,经络阻塞,热胜肉腐,肉腐为脓。 临床辨证 既重视局部,又和整体结合是疮疡辨证的独特体系。 (1)局部症状 红、肿、热、痛、脓、溃。 功能障碍。 (2)全身症状 轻: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口干,口渴,溲赤便结。 重:寒战高热,烦躁不安,神昏谵语。 从全身症状辨别阴阳证并不困难,但宜与局部症状结合分析。 临床分期与转变 临床分期 1、初期(肿疡期) 局部肿胀,或伴发热等全身症状。 2、中期(脓疡期) 局部脓肿,多伴发热、局部疼痛、全身不适等症状。 3、后期(溃疡期与收口期) 临床转变 正邪交争决定着疮疡的发展和转归。 正胜邪退,热雍于表,疮疡消散,“以消为贵”; 抗病力较差,热毒深壅,热胜肉腐,脓肿形成; 治疗及时或抗病力尚强,脓肿溃破,腐脱新生; 治疗失当或抗病力低下,毒邪深入,则“走黄”、“内陷”。 三.治疗 (一)内治法 内治法是外科治疗的基础,以消法、托法与补法为总则。 1.消法:用消散祛邪药物,使肿疡消散、吸收。 仙方活命饮:白芷、浙贝、防风、赤芍、当归、甘草、皂角刺、穿山甲、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 2.托法:用补益气血、透脓托毒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 透托法:用于脓成未溃之疮疡。 透脓散: 黄芪、当归、川芎、穿山甲、皂角刺 补托法:用于体虚邪恋,脓毒补益不易外泄。 托里消毒散: 白芍、白术、银花、茯苓、白芷、皂角刺、甘草、桔梗、黄芪。 3.补法 补虚扶正,生肌长皮。 分益气、养血、滋阴、助阳。 支持疗法。 (二) 外治法 须根据初、中、后期分别辨证论治。 1、初期(肿疡期) 宜箍围消肿。 阳证选金黄散等;阴证选回阳玉龙散等;半阴半阳证选冲和散等。 2、中期(脓疡期) 宜切开排脓,或药物排脓。应注意切开时机、切口位置、切口方向的选择。 3、后期(溃疡期与收口期) 溃疡期提脓去腐为主,收口期生肌收口为要。 第一节 疖 疖是一种生于皮肤浅表的急性化脓性疾患,随处可生,小儿、青年多见。《外科理例》谓:“疖者,初生突起,浮赤无根脚,肿见于皮肤,止阔一二寸,有少疼痛,数日后微软,薄皮剥起,始出青水,后自破脓出。”本病多发于夏秋季节,突起根浅,肿势局限,掀红疼痛,范围多在3cm左右,易肿,易溃,易敛。初起可分为有头、无头二种,一般症状轻而易治,所以俗话说“疖无大小,出脓就好”。但亦有因治疗或护理不当形成“蝼蛄疖”,或反复发作、日久不愈的。多发性疖病”,则不易治愈。本病相当于西医的单个毛囊及其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病因病机] 由于内郁湿火,外感风邪,两相搏结,蕴阻肌肤而成;或由于在夏秋季节感受暑湿热毒之邪而生;或因天气闷热,汗出不畅,暑湿热毒蕴蒸肌肤,引起痱子,复经搔抓,破伤染毒而发。 患疖肿后,若处理不当,疮口过小,脓液引流不畅,致使脓液潴留;或由于搔抓碰伤,以致脓毒旁窜,在头皮较薄之处发生蔓延,窜空而成蝼蛄疖。 阴虚内热之消渴病患者或脾虚便溏患者,病久后气阴双亏,容易感染邪毒,并可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而致多发性疖病。 [诊断] 局部皮肤红肿疼痛,可伴发热、恶寒、口干、便秘、小便黄等症状。 一、有头疖患处皮肤上有一色红灼热之肿块,约3crn大小,疼痛,突起根浅,中央有一小脓头,脓出便愈。 二、无头疖皮肤上有一红色肿块,范围约3cm左右,无脓头,表面灼热,压之疼痛,2—3天化脓后为一软的脓肿,溃后多迅速愈合。 三、蝼蛄疖好发于儿童头部。临床上可见两种类型。一种以疮形肿势小,但根脚坚硬,溃脓后脓出而坚硬不退,疮口愈合后,过一时期还会复发,常一处未愈,他处又生。另一种疮大如梅李,相连三五枚,溃后脓出而疮口不敛,日久头皮窜空,如蝼蛄窜穴之状。 四、疖病好发于项后、背部、臀部等处,几个到数十个,反复发作,缠绵数年不愈。亦可在身体各处散发,此处将愈,他处又起。尤好发于皮脂分泌旺盛、消渴病及体质虚弱之人。 [鉴别诊断] 一、痈常为单个发生;肿势范围较大,局部顶高色赤,表皮紧张光亮;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二、颜面部疗疮初起为粟粒样脓头,根脚深,肿势散漫;出脓较晚而有脓栓;大多数患者初起即有全身症状。 三、有头疽红肿范围多在9—12em以上,有多个粟粒状脓头;溃后状如蜂窝;有较重的全身症状;病程较长。 [辨证论治] 一、内治法 (一)热毒蕴结多见于气实火盛患者。轻者疖肿只有1-2个,也可散发全身,或簇集一处,或此愈彼起;伴发热,口渴,溲赤,便秘;舌红,苔黄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