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铁水预处理的原因 钢铁原料、燃料的日趋贫化,造成了这些原料、燃料中的磷、硫含量高,使得炼钢用铁水中初始磷、硫含量增加; 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的发展,用户对炼钢产品的质量、性能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这就要求钢中的杂质含量如磷、硫含量很低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而传统的转炉炼钢方法,由于炉内的高温和高氧化性,是转炉的脱磷脱硫能力受到限制。 铁水预处理发展 铁水预处理工艺始于铁水炉外脱硫,1877年伊顿(A.E.Eaton)等人用以处理不合格的生铁。铁水预脱硅、预脱磷始于1897年,英国人赛尔(Thiel)等人用一座平炉进行预处理铁水,脱硅、脱磷后在另一座平炉中炼钢,比两座平炉同时炼钢效率成倍提高。到20世纪初,由于人们致力于炼钢工艺的改进,所以铁水预处理技术发展曾一度迟缓。 直至20世纪60年代,随着炼钢工艺的不断完善和材料工业对钢材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铁水预处理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逐步成为钢铁冶金的必要环节。 KR法与喷吹法在铁水预脱硫中的应用 1)KR机械搅拌法:是将浇注耐火材料并经过烘烤的十字形搅拌头,浸入铁水包溶池一定深度,借其旋转产生的漩涡使氧化钙或碳化钙基脱硫粉剂与铁水充分接触反应,达到脱硫目的。 2)喷吹法:利用惰性气体(N2或Ar)作载体将脱硫粉剂(如CaO、CaC2和Mg)由喷枪喷入铁水中,载气同时起到搅拌铁水的作用,使喷吹气体、脱硫剂和铁水三者之间充分混合进行脱硫。 KR法与喷吹法的优缺点 KR法优点是动力学条件优越,有利于采用廉价的脱硫剂如CaO,脱硫效果比较稳定,效率高,脱硫到0.005%以下,脱硫剂消耗小,适应于低硫品种钢要求高、比例大的钢厂采用。不足是,设备复杂,一次投资较大,脱硫铁水温降大。 喷吹法目前以喷吹镁系脱硫剂为主要发展趋势,优点是设备费用低,操作灵活,喷吹时间短,铁水温降小,相比KR法,一次投资少,适合中小型企业的低成本技术改进。缺点是动力学条件差,在都使用CaO脱硫剂的情况下,KR法的脱硫是喷吹法的四倍。 1)铁水预处理 铁水预处理是对炼钢用铁水进行脱硅、脱磷和脱硫处理(简称为“三脱”),主要在出铁沟、鱼雷式混铁车、铁水包和混铁炉中进行。 脱硅主要使用铁磷(氧化剂)和石灰系处理剂; 脱磷主要使用石灰系和苏打灰系处理剂; 脱硫主要使用石灰系处理剂和镁电石系处理剂。 2)铁水预处理对耐火材料的作用与要求 铁水预处理对耐火材料的作用: 高温铁水和炉渣的强烈冲刷磨损作用; 各种预处理剂的化学侵蚀作用; 炉渣的渗透和侵蚀作用; 间歇操作带来的温度聚变作用。 铁水预处理用耐火材料的要求: 高温强度大,耐磨损; 耐各种处理剂的侵蚀; 抗炉渣的侵蚀性好;热震稳定性好。 便于现场施工,对环境污染小。 3)预处理剂对耐火材料的作用 (1)苏打粉(Na2CO3) 熔点852℃,生成的Na2O会与耐火材料中的SiO2、Al2O3等生成低熔点的偏硅酸钠等低熔物。 (2)石灰(CaO) 氧化钙可与耐火材料中的SiO2、Al2O3等反应生成长石类晶体和铝酸钙及玻璃相等物质。 (3)氧化铁 是一种两性氧化物,对酸性材料来说,它作为强碱的FeO起作用,生成FeO-Al2O3-SiO2低熔物。 (4)电石(CaC2) 它的侵蚀作用来源于氧化后生成的CaO的侵蚀。 (5)萤石(CaF2) 是强溶剂,可降低炉渣的熔点和黏度,加速对耐火材料的侵蚀,分解生成的CaO也对耐火材料发生侵蚀。 1 鱼雷混铁罐车用耐火材料 鱼雷混铁罐内耐火材料的工作条件 混铁罐车内的耐火材料使用时受到的作用有: 在铁水流入流出时,装入侧内衬受到铁水直接的强烈冲击磨损作用; 渣线部位严重化学侵蚀作用; 混铁罐车空罐的温度为700~800℃,流入罐内的高炉铁水的温度为1450~1500℃,使得耐火材料内衬受到严重的热震损伤的作用; 由于喷吹处理时强烈的气流的搅拌,铁水罐内衬受到铁水和炉渣的冲刷与磨损作用。 2.1 鱼雷混铁罐车用耐火材料的发展 以日本为例: 1972年代以前,不进行铁水预处理时,使用的是优质粘土砖;内衬寿命为700次。 1972年以后,由于脱硫处理的需要:改为高铝砖、高铝-SiC砖、高铝-SiC-C砖、莫来石砖、刚玉砖、白云石砖、红柱石砖和镁碳砖等。 上世纪80年代后,由于脱硫、脱硅和脱磷需要:改为ASC不烧砖,并在此基础之上在ASC砖中加入ZrO2、石墨、Al等金属粉、β-Si3N4、β-Al2O3、AlON、硅线石族矿物和叶蜡石等,进一步提高了ASC砖的耐蚀性等性能。寿命达到了1600次以上。 鱼雷混铁罐车耐火材料内衬,根据使用条件和耐火材料的应用,大致分为:隔热安全衬、罐口、罐顶、渣线、渣线以下和铁水冲击垫衬等部位。 2.2 ASC不烧砖的特点 ASC不烧砖为氧化铝、碳化硅和碳组成的树脂结合不烧砖。 氧化铝为砖的主要成分,对苏打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