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责任追究制度    《条例》第六章,共12条。 法律责任是法律、法规、规章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法律规范国家强制力的核心部分,是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得以落实的重要保障。 本章对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和有关行政相对人违反《条例》规定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做出了明确规定。 与《条例》的重要制度设计相辅相成,强化了制度的执行力和严肃性。 赋予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强有力的执法权。   《条例》法律责任有如下2个特点: 一是,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并存。行政相对人违反本条例的行为,多数都构成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两个方面。行政相对人在承担行政责任的同时,往往也要对造成的损失,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二是,体现了“一事不再罚”的原则。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本条例第四十条第一款、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六条规定的违法行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有关部门已经予以处罚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不再处罚。   重点介绍3个方面:  一是,对第26、27条禁止行为的分类处罚。 二是,对在风景名胜区内从事禁止范围以外建设活动,未经管理机构审核的,按照个人和企业分别进行处罚。 三是,处罚额度的自由裁量。   第1个方面: 第41条规定:违反规定进行具有下列重要影响的禁止行为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或者限期拆除,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 开山、采石、开矿等破坏景观、植被、地形地貌活动的; 修建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设施; 在核心景区建设宾馆、招待所等与资源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  第1个方面: 第43条规定:个人在风景名胜区内开荒、修坟立碑等破坏景观、植被、地形地貌活动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44条规定:在景物、设施上刻划、涂污或者在风景名胜区内乱扔垃圾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责令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处50元的罚款;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1个方面: 《条例(草案)》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之前,2006年4月13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700多家石料厂蚕食中岳嵩山》,国务院领导要求草案进一步加大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遏制破坏风景名胜资源行为。 庐山也曾经存在此类问题。  第2个方面: 第41条规定:在风景名胜区内从事禁止范围以外的建设活动,未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审核的,由风景胜区管理机构,对个人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于被处罚对象,本条区分了个人和单位两种主体,分别给予不同幅度的罚款,这主要是出于对不同主体的经济实力不同的考虑。   第3个方面,处罚额度的自由裁量 按照行政行为合理性原则,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后果以及行为主体的主观状态等因素,依法对罚款金额做出裁量。 杭州西湖、辽宁千山,依照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和地方有关规定,出台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或指导标准,进一步细化《条例》规定,增强了条例的可操作性,强化对违法行为的处罚。   谢 谢! * * 6、规划实施和资源保护状况年度报告制度    对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职责的规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报送目的:一是便于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全面掌握风景名胜区规划实施和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的情况;二是有利于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监督和指导,推进规划实施和资源保护工作。      (2)报送内容:规划实施情况和自然资源保护情况。      (3)报送时限及次数:1年1次。      (4)报送程序: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直接报送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抄送省级主管部门。  6、规划实施和资源保护状况年度报告制度   对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职责的规定,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         (1)抄送目的:一是,便于国务院有关部门了解风景名胜区的保护状况,发挥其监督、检查和指导的作用;二是,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抄送,可以减轻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负担,风景名胜区管理机只需向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报送,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抄送有关部门;      (2)抄送内容:风景名胜区内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保护状况;     (3)抄送时限及次数:1年1次;     (4)国务院有关部门:主要指发展改革、国土、环保、水利、林业、旅游、文物、宗教等部门。 从2009-2012年上报情况看,多数风景名胜区能够及时上报,内容和格式也比较规范;少数风景名胜区上报不积极,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专题突破10 几何辅助线与模型(10)——对角互补.pptx VIP
 - 第8课《回忆鲁迅先生》课件 (共45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Oracle集群-DG.doc VIP
 - 电解槽电气绝缘资料.pptx VIP
 - 2025兴业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交易银行部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竖炉扩容方案.pdf VIP
 -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ABB)高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ORACLE12CRAC+DG集群容灾主备部署搭建.docx VIP
 - 2025广东东莞农村商业银行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南宁老友粉品牌评价 区域公用品牌.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